谁将金粟种岩前?
香色皆空不碍禅。
试向如来问真谛,洞云深处是诸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首句“遍题朱惟四增置诸胜十二首仙源”描述了一种景象。朱惟是地名,位于山西平陆县东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诗人在这个地方遍题了十二首诗。这里的“仙源”是指仙境的源头。

第二句“谁将金粟种岩前”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美丽的景象。诗人把黄金粟粒种在山岩之前,形成了一片金黄色的花海。这里的“金粟”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它的种子非常小,只有米粒那么大。这种金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给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感觉。

第三句“香色皆空不碍禅”则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思想境界。他认为这些花虽然颜色鲜艳,香气扑鼻,但它们的香味和色彩都是虚幻的,与禅宗的道理没有什么关系。这里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

最后一句“试向如来问真谛,洞云深处是诸天”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诗人试图向佛陀寻求答案,但最终发现真正的道理并不在于这些外在的景物或现象。真正的真谛隐藏在更加深邃的地方,那就是“洞云深处”。这里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让人感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神秘力量。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禅宗道理的理解和追求。诗人用金粟来形容花朵的颜色和香气,强调了它们虚幻的本质。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试图向佛陀寻求真正的道理。这种思考和探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