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喧喧车马尘,尘中还忆耦耕人。
清溪一线寒流浅,行客毋劳更问津。
【注释】
襄城:春秋时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南。子路问津处:指孔子曾到过此地,并在路边的树下休息过,子路便问他渡口在哪儿。驿路:古代传递军政文书及供应给过往行人的交通要道和驿站。喧喧:喧哗嘈杂,尘土飞扬。耦耕人:两两并耕的农民。清溪:清澈的小溪。寒流浅:寒冷的水流动得很缓。行客:远道而来客商。毋劳:不必。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言志的一首七律。诗题中的“驿路”是指通往襄城的官驿大道。诗人经过此地,遥见驿道上尘土飞扬,车马喧嚣,便想起了当年孔子曾在路边树荫下歇息的情景,并由此联想起当年子路问津的故事。于是诗人感慨地说:“尘中还忆耦耕人”。这两句的意思是:在驿路上,我还记起了当年孔子与子路在这里歇脚的事。
下面四句诗,诗人以水为喻,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前两句说,清幽的溪水虽细流潺潺,但那股寒意却使人难以忍受;后两句说,既然溪水如此冷,你就不要多问了,我也不会问你从哪里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小溪很冷,但我已习惯了,你也无需再问我从何而来。
此诗以清溪、行客、津为意象,表达了作者人生道路坎坷,人生经历艰辛的人生态度,同时寄寓着作者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把握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