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吏有馀清,苔绿无人破。
客子抱琴来,剥啄惊高卧。
入户皎玉山,爽气满中座。
明徽与善手,泛弄三两过。
心随流水远,尘世堪一唾。
家有无弦琴,闭匣久不课。
对君怜知音,操缦试则个。

【注释】

施虞吉丈:指施虞,字子美,号东皋,宋宗室。曾官太常丞。有《清江集》。携琴过小斋:带着琴来我书房里。率尔赋赠:随意赋诗相赠。

【赏析】

此为酬答之作。施虞与张舜民交往甚深,是其好友。张舜民任徐州知州时,施虞以诗寄之,并作画一幅,题曰:“一水抱城流,烟云入画楼。”张读后,乃挥毫作《对韵》七律一首,以答之。诗中“无弦琴”“剥啄”“三两”等语,皆暗指琴声、击磬声、琴声和鼓声。

首联:诗人写自己闲适的生活状态。“散吏”二句,意思是说:我这闲散的官吏,生活十分清雅;这绿苔满院的景象,没有人打扰。“客子”“剥啄”,都是指敲门声。

颔联:客人来访,我抱琴前来接待他。“剥啄”即敲门,这里用来形容敲门声,写出了诗人听到敲门声时的惊讶。

颈联:进入书房,只见玉山在门前,空气清新爽朗。“皎玉山”,指玉做的屏风,也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物色;“爽气”,形容空气新鲜,精神爽快,也可以理解为心情舒畅。“明徽”指古琴上的徽,也指琴弦。

尾联:我的心情随着流水远去,而尘世之事不值得留恋。“堪”字,意为可以。“一唾”,意指吐口沫,比喻微不足道。

末联:家中没有无弦琴,已经很久没用过了。“怜”字,意为同情、怜悯。“操缦”,指弹奏琴弦,引申指弹琴。

【译文】

散吏生活很清闲,绿苔满地无人打扰。

客人抱琴来访我,叩门声惊了我高卧。

推门一看是玉屏,清新空气使人爽心旷神怡。

琴上黑白分明徽,拨动琴弦弹一曲。

心随流水远飞去,世俗红尘何必留恋?

家中无弦琴久不弹,闭匣已久不曾弹。

面对知音抚琴者,试着弹奏几曲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