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贱宰邑日,鸣琴不下堂。琴中有妙理,坐使庶事康。
君今出宰携琴鹤,山水麻姑元不恶。南熏舜殿已曾听,单父清声应继作。
客路西风惜别离,停杯立马意迟迟。空囊无物为君赠,聊陈琴趣君当思。
琴不在弦不在指,金徽玉轸徒为尔。自古希声属大音,谁知趣在无弦里。
有弦有声并有情,八风六律总和平。大弦张急小弦绝,勿以春温等秋烈。
明徽善手两相调,游鱼秣马皆娱悦。邑有豪暴君摧之,中弦霹雳随霜飞。
岂无贤士在空谷,又奏幽兰与鸣鹿。曲罢遥闻乌夜啼,应怜野哭多孀妻。
乌啼天曙飞朝雉,境内遣鳏须料理。立身凛凛同高山,清节冷冷若流水。
曲如钩兮虽封侯,不若如弦气更遒。君看美材居爨下,自有识者能相求。
行行莫厌为俗吏,但贵不思泉石意。古调今人多不弹,琴心三迭泪潺湲。
鸣琴行送樊孟泰令广昌一首描绘音乐与人生哲理诗歌赏析
邓云霄的《鸣琴行送樊孟泰令广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一幅音乐与生活和谐相融的美好画面。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作品,更是一部富含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音乐的赞颂,反映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句解读及翻译
- 子贱宰邑日,鸣琴不下堂:
- 子贱为官时,常在未上朝前弹琴,表明他重视艺术修养,认为艺术修养能提升个人品质。
- 琴音不仅限于声音的传递,还包含了一种内在的修养和情感的表达。
- 琴中有妙理,坐使庶事康:
- “妙理”指音乐中的深意和规律,即音乐能够影响并改善人们的日常事务。
- 音乐不仅是娱乐,还能作为教化工具,帮助人们调整心态,解决实际问题。
- 君今出宰携琴鹤,山水麻姑元不恶:
- 描述了樊孟泰令广昌在担任官职后,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雅致,喜欢与自然亲近。
- “麻姑”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女或高洁的女性,象征着美好和高尚。
- 南熏舜殿已曾听,单父清声应继作:
- 南熏是舜帝庙所在地,象征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 描述樊孟泰令广昌的音乐才能得到了认可和赞扬,其音乐作品被后世传诵。
- 客路西风惜别离,停杯立马意迟迟:
- 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因离别而感到不舍的情绪。
- 通过“停杯立马”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 空囊无物为君赠,聊陈琴趣君当思:
- 虽无物质礼物,但通过赠送琴乐来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 通过“琴趣”二字,强调了音乐对人心灵的触动和影响。
诗词背景及赏析
《鸣琴行送樊孟泰令广昌》反映了明代社会对文艺的重视和崇尚。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不仅注重文学创作,还擅长音乐和书画等艺术形式。这首诗通过赞美音乐的深远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感情。诗中多次使用“鸣琴”、“清声”、“妙理”等词汇,强调了音乐的内在美和教化作用。
音乐与人生的联系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桥梁。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态度。例如,在古代,人们在宴会上演奏乐曲是为了庆祝丰收或者表达对宾客的欢迎之意。现代生活中,音乐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理疏导等领域,证明了它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结语
《鸣琴行送樊孟泰令广昌》不仅是一首描绘音乐美景的诗歌,更深刻地揭示了音乐对人心的熏陶和影响。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音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