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环佩惊秋早,叶满空阶愁不扫。
闲来不省出门行,梦里已到交河道。
交河戍客铁为衣,八月严霜扑面飞。
可念拂沙眠塞草,何辞织锦理鸳机。
鸳机织就烦刀尺,熨斗帖平针线迹。
灯下装绵泪满床,窗前捣练风侵石。
风清月冷气凄凄,力尽繁声高更低。
捣时庭树初栖鸟,捣罢邻家已报鸡。
谁识繁声结悲咽,心中万恨凭砧说。
千里情悬落日西,双题响逐行云灭。
东家砧歇西家鸣,夜夜风来满帝城。
愁苦频年征戍急,何人不作断肠声。
衣成缄固重重意,又恐关前无驿使。
别久腰衰知带宽,路长秋寄经春至。
春去秋来貌不同,家家怨旷恨无穷。
汉皇好武何时已,愿送砧声达汉宫。

诗句:

1 洞房环佩惊秋早,叶满空阶愁不扫。

  1. 闲来不省出门行,梦里已到交河道。
  2. 交河戍客铁为衣,八月严霜扑面飞。
  3. 可念拂沙眠塞草,何辞织锦理鸳机。
  4. 鸳机织就烦刀尺,熨斗帖平针线迹。
  5. 灯下装绵泪满床,窗前捣练风侵石。
  6. 风清月冷气凄凄,力尽繁声高更低。
  7. 捣时庭树初栖鸟,捣罢邻家已报鸡。
  8. 谁识繁声结悲咽,心中万恨凭砧说。
  9. 千里情悬落日西,双题响逐行云灭。
  10. 东家砧歇西家鸣,夜夜风来满帝城。
  11. 愁苦频年征戍急,何人不作断肠声。
  12. 衣成缄固重重意,又恐关前无驿使。
  13. 别久腰衰知带宽,路长秋寄经春至。
  14. 春去秋来貌不同,家家怨旷恨无穷。
  15. 汉皇好武何时已,愿送砧声达汉宫。

译文:
诗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在秋日清晨,听到门外的环佩声后,开始整理丈夫远征时所穿的衣服的情景。她发现衣服上已经布满了落叶,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悦。她不禁想起自己丈夫在远方的艰苦生活,而自己却只能在家中闲逛,无法为他分担生活的艰辛。

随着夜色渐深,少妇坐在灯火阑珊的房间里,一边缝补衣物,一边流下了无尽的泪水。她想起了丈夫出征时的场景,以及他们曾经的美好回忆。她的眼泪不仅因为思念丈夫而流下来,也因为她对丈夫深深的担忧和不舍。她担心丈夫在外面会遇到危险,也担心他的生活会过得不好。

当夜深人静时,少妇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疲惫地躺在床上。她闭上眼睛,思绪万千。她想起了丈夫出征时的情景,那时他们正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她还记得丈夫出征前对她的承诺和鼓励,让她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然而现在,丈夫已经离开家乡,远赴战场,只剩下她一个人面对这漫长的等待和思念。

她想象着丈夫在外面的生活状态,也许他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环境,也许他已经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然而无论怎样,她都希望他能平安无事。她想象着他在外面孤独地度过每一个夜晚,想念着她和家里的温暖。她希望他能尽快结束战斗,回到自己的身边。

她心中充满了对丈夫深深的爱和思念,同时也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她不知道这种痛苦和无助何时才能得到缓解。然而她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勇敢。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在秋日清晨整理丈夫远征时所穿衣服的场景,展现了少妇对丈夫深沉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将少妇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肺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