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广陵潮接秦淮水,隋帝龙舟泛江沚。锦缆云帆天上来,丛丛绿鬓烟花里。
艳曲新声度玉簧,蛾眉曼睩胜昭阳。至今士女传遗教,偷得宫中第一妆。
岁岁踏青二三月,香车宝扇倾城发。柳幔花茵拥丽人,碧沙锦水摇仙袜。
目眺更心招,穿堤更过桥。赠珰怜意密,掷果怨情遥。
尽日春游欢未足,娟娟新月燃华烛。大道青楼几百家,家家尽唱迎郎曲。
碧玉与潘安,相看两少年。排场齐蹴鞠,对舞上秋千。
共道月明须纵酒,莫将花落恼啼鹃。花开花落无穷已,月圆月缺人相似。
歌管常留富贵春,风光肯负繁华里。广陵自古擅风流,夜市箫声晓未收。
不惜千金拚买笑,何须尺锦作缠头。花月能邀词客笔,还如何逊在扬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君不见广陵潮接秦淮水,隋帝龙舟泛江沚。” —— 可见扬州(广陵)的潮水紧挨着秦淮河的水,隋炀帝乘坐龙舟在江边游览。
- “锦缆云帆天上来,丛丛绿鬓烟花里。” —— 精美的缆绳和云彩般巨大的帆从天空中飘来,众多年轻女子在花团簇拥之中。
- “艳曲新声度玉簧,蛾眉曼睩胜昭阳。” —— 美丽的女子们唱着新歌调,她们的眉毛像月亮一样美丽,胜过了皇宫中的昭阳宫。
- “至今士女传遗教,偷得宫中第一妆。” —— 至今士人和美女还在传播古代的化妆技巧,他们模仿宫中最美丽的妆容。
- “岁岁踏青二三月,香车宝扇倾城发。” —— 每年二三月,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郊外踏青,华丽的车子和扇子吸引了所有的人。
- 赏析:
邓云霄的《扬州花月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扬州的美丽和繁华。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还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展现了扬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引入主题,展示了扬州的自然美和文化氛围。接着,诗人将镜头转向人间,通过对士人和美女的刻画,展现了扬州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最后,诗以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作为总结,表达了诗人对扬州这座城市的喜爱和留恋。
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崇尚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扬州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邓云霄的《扬州花月歌》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明代诗歌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