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
周猎希寻渭水竿,汉庭已厌商山相。
耳聋不觉市朝喧,日暮愁过七贵门。
秋色迎寒貂已敝,谈锋罢战舌犹存。
近来年少气如云,眼底绨袍孰识君。
堪叹出山泉水浊,当年未读北山文。

长安老山人行

诗句: 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

译文:烟雾缭绕,霞光映照,仿佛是随随着长安的杖杖而行;孤鹤哀鸣,猿猴悲啼,都笼罩在这空旷的蕙帐之中。

注释:

  • 长安杖: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手杖,这里借指官场。
  • 烟霞:自然景色中的云雾和阳光。
  • 鹤怨猿愁:用来形容自然界中的生灵因失去自由而感到悲伤。
  • 蕙帐:古代一种用香草制成的帐子。

赏析:
首句“烟霞自逐长安杖,鹤怨猿愁空蕙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烟霞和蕙帐的意象,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里的“烟霞”“蕙帐”都是诗人用来象征官场生活的元素,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

第二句“周猎希寻渭水竿,汉庭已厌商山相”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的反思。这里的“周猎”指的是打猎,“商山相”指的是汉代的张良,他曾任商山宰,后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生涯的失望和疲惫,以及对贤臣张良的怀念。

第三句“耳聋不觉市朝喧,日暮愁过七贵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力感。这里的“耳聋”意味着诗人无法听到官场上的喧嚣,只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七贵门”则是指皇宫的门,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宫廷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第四句“秋色迎寒貂已敝,谈锋罢战舌犹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场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这里的“秋色迎寒”意味着秋天已经来临,气温开始下降,而诗人却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活跃。“谈锋罢战”则表示诗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锐气,而是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最后一句“近来年少气如云,眼底绨袍孰识君”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感慨。这里的“近来年少”指的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他们年轻气盛,意气风发。而诗人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与这些年轻人相比。“眼底绨袍孰识君”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讽刺。这里的“绨袍”是指粗布衣服,而“孰识君”则是问谁还记得我。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失落和自嘲。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和自嘲。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