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铜柱之标高插天,合浦潮与南溟连。明珠翠羽光华然,估客十万矜腰缠。
我兄侠气凌铜柱,射策武闱力如虎。丈夫七尺肯低眉,五湖四海随轻橹。
纷纷珠翠不入眼,一掷黄金动如土。适兴惟寻勾漏丹,往来洞口几盘桓。
白云莽互蒸丹灶,玄鹤翩跹集石坛。稚川亲为传仙决,饮以流霞兼玉屑。
才观半局已千年,笑指南溟当一啜。谁言跨鹤上扬州,此日丹成恣远游。
遥看蓬山迎倚杖,宁论海屋与添筹。有弟有弟奇无匹,踞坐衡山观日出。
朱鸟飞飞送远书,盘中只进苏耽橘。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君不见铜柱之标高插天,合浦潮与南溟连。明珠翠羽光华然,估客十万矜腰缠。
  • 铜柱:古代的一种标志,用以标示方位或重要地点。
  • 高插天:形容铜柱之高,直入天际。
  • 合浦潮与南溟连:指南海的海潮和东海相连,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
  • 明珠翠羽:比喻珍贵之物,明珠和翠羽毛都是珍贵的宝物。
  • 估客:指商人,这里特指那些携带大量财富进行贸易的商人。
  • 矜腰缠:炫耀自己的财富,用金带束住腰带以示富足。
  1. 我兄侠气凌铜柱,射策武闱力如虎。丈夫七尺肯低眉,五湖四海随轻橹。
  • 侠气:形容人具有英雄气概。
  • 凌铜柱:比喻我兄的气概如同铜柱一般高耸、坚定。
  • 射策武闱:指参加科举考试,以弓箭射击作为考核内容。
  • 力如虎:比喻我兄的力量如同猛虎一般强大。
  • 丈夫:泛指有志之士。
  • 七尺:古代以七尺为男子身高的标准,这里指男子应该有的高节骨和尊严。
  • 肯低眉:表示我兄不愿意低头屈服于权势,保持自尊。
  • 五湖四海:指广阔的海域,泛指天下各地。
  • 随轻橹:随着轻快的船桨在水上行驶,形容自由自在的生活。
  1. 纷纷珠翠不入眼,一掷黄金动如土。适兴惟寻勾漏丹,往来洞口几盘桓。
  • 纷纷珠翠:形容珠子和翠羽等珍宝繁多而杂乱。
  • 不入眼:表示这些东西无法吸引我兄的注意力。
  • 一掷黄金动如土:形容我兄毫不在乎地挥霍金银,就像泥土一样。
  • 勾漏丹:传说中一种能延年益寿的仙药,常出现在古小说中描写神仙使用。
  • 往来洞口几盘桓:在洞穴间徘徊,寻找那传说中的仙丹。
  1. 白云莽互蒸丹灶,玄鹤翩跹集石坛。稚川亲为传仙决,饮以流霞兼玉屑。
  • 白云莽互:形容山中云雾缭绕,景象奇特。
  • 蒸丹灶:指炼制丹药的炉灶。
  • 玄鹤翩跹:形容仙鹤在空中翩翩起舞。
  • 稚川亲为传仙决:稚川,即葛稚川,相传是葛洪的弟子,他亲自传授了修炼成仙的方法。
  • 饮以流霞兼玉屑:指用流下来的仙露以及玉屑来饮用,以求得长生不死。
  1. 才观半局已千年,笑指南溟当一啜。谁言跨鹤上扬州,此日丹成恣远游。
  • 才观半局: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过了很长时间。
  • 笑指南溟:以轻松愉快的态度看待南海的广阔。
  • 当一啜:比喻品尝一小口美味。
  • 谁言跨鹤上扬州:意思是谁说只有神仙才能飞上扬州?表达了对世俗偏见的反驳。
  • 此日丹成恣远游:意味着今日我兄的修为已经达到可以任意遨游天下的境界。
  1. 遥看蓬山迎倚杖,宁论海屋与添筹。有弟有弟奇无匹,踞坐衡山观日出。
  • 遥看蓬山迎倚杖:形容站在高处远望蓬莱山,如同手执拐杖迎接朋友一般。
  • 宁论海屋与添筹:宁愿讨论海屋千间、添筹万算之类的话题,也不愿意谈论其他琐碎的事务。
  • 有弟有弟奇无匹:形容弟弟非常出色,无人能及。
  • 踞坐衡山观日出:坐在衡山山顶等待日出,形容从容淡定地欣赏大自然的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我兄豪放不羁、追求卓越的性格以及对仙丹的渴望,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铜柱”象征着坚定的品格和崇高的理想,“五湖四海”则表达了他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充满激情,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自由境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