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马渴长嘶,夜过长城窟。欲饮嫌水腥,其中多胔骨。
昨日鸣战鼓,今宵闻鬼啼。生入玉门他日事,深闺且慢梦辽西。
【注释】
《古思边》是乐府杂曲歌辞,属《杂曲歌辞》旧题。“拟古”即仿效古人之作。“十九首”为汉代无名氏所作的组诗,共十九首。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并有小序。“长城窟”:指长城的城基。“胔骨”,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架。“玉门”: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为汉代通往西域的要道。“生入玉门他日”:意谓一旦活着进入玉门关,将来就会想起今天的情景。“深闺”:指妻子的卧室。“梦辽西”:《汉书·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海上,太始三年春至合黎塞,已而汉使苏武使匈奴,与单于会幕下,单于留武,置酒,酒酣,起舞,乃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觅兮觅家室’。”此诗以“生入玉门他日事,深闺且慢梦辽西”暗用苏武故事,表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家人妻室的关切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诗的开头两句写边马渴了长嘶,夜过长城窟,欲饮嫌水腥,其中多胔骨(死人骨头)。诗人借马之口,描绘了边地苦寒、荒无人烟的景象。第三句写昨夜战鼓雷动,而今宵又闻鬼啼声。“鸣”字,既表现了战斗的激烈,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第四句写战士们生入玉门关,将来还要想起今日的艰苦。最后两句则是说:深闺中的妻室,暂且不要作辽西征战的恶梦。
这首诗的构思巧妙。前四句写景,渲染了边关的荒凉凄苦,使人感到悲凉。而后四句则笔锋一转,由眼前实境转为想象虚境,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遥远的未来,表现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全诗结构严密,语言质朴,意境苍茫,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