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宫云护四山围,人宿花台剑气晖。
夜静清闻天籁发,月深啼断涧猿稀。
寒江隐隐疏钟放,霜树潇潇落叶飞。
顿觉吾生萍梗泊,将因此地制荷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描绘了游历阴那名胜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游阴那名胜(第一句)

  • 珠宫云护四山围:形容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中的宫殿,四周被高山环绕。
  • 人宿花台剑气晖:在这里,“花台”指代某个美丽的景点或园林,夜晚住宿时感受到的剑气辉光。
  • 夜静清闻天籁发:在安静的环境中,能听到自然界传来的声音,如天籁之音。

译文:
游历于阴那,那里云雾缠绕,四周高山环绕,如同仙境一般。晚上在花台上住宿时,仿佛能感受到剑气的光芒照耀。深夜时分,能够听到自然界的美妙声音。

赏析:
这一句诗描绘了阴那的自然美景与宁静的氛围。通过使用“珠宫”、“云护”、“花台”等词汇,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美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同时,“夜静清闻天籁发”一句更是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宁静、和谐、自然美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第二联(第二句)

珠宫云护四山围:

  • 描述了一个如仙境般的地方,四周被云雾缭绕的高山所围绕。这里的“珠宫”象征着美丽而华丽的宫殿,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 “人宿花台剑气晖:”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的“花台”可能是指某个具有独特风貌或者特色的园林景观。
  • “夜静清闻天籁发”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这里所说的“天籁”,是指自然界中那些最纯净、最悠扬的声响,如风声、鸟鸣等。

译文:
游历于阴那,那里四周围绕着云雾环绕的高山。夜间住宿时,感受到了周围环境带来的清新空气。

赏析:
这一联诗主要描写了阴那的自然环境和氛围。通过对“珠宫”、“云护”、“花台”等元素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之中。同时,“夜静清闻天籁发”这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自然美的世界中,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3.第三联(第三句)

  • 夜静清闻天籁发:这一句进一步突出了夜晚时分的安静与祥和。在这种寂静无声的环境中,能够听到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如微风轻拂树叶的声音、远处动物的叫声等。这种声音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
  • 月深啼断涧猿稀:这句话描述了月光下的景象。在月光的照耀下,山谷中的猿猴叫声渐渐消失,只剩下稀疏的猿猴在山谷间跳跃。这种场景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仿佛能够让人忘却世间的烦忧。
  • 寒江隐隐疏钟放:描绘的是寒江边的场景。在这样寒冷的夜晚,偶尔传来一声钟声,显得格外清晰。这种声音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仿佛能够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 霜树潇潇落叶飞:这句话描绘了秋日里的景象。在秋风的吹拂下,树木上的叶子纷纷落下,形成了一片片飘落的落叶。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仿佛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译文:
在阴那,夜晚非常安静,可以听到自然界的声音。在月光照耀下的山谷里,猿猴叫声稀少,只有零星的跳跃声回荡在耳边。在寒风中,偶尔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

赏析:
本句描绘了阴那夜晚的宁静与祥和。诗人利用“夜静”、“月深”、“寒江”、“疏钟”等意象,构建出一个静谧而深邃的画面。其中,“啼断涧猿稀”与“疏钟放”两句更是通过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同时,“霜树潇潇落叶飞”一句也很好地营造了一种秋天的气息和萧瑟感。整体来看,这一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本身的特点,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