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石何因乞鼎言,开函字字泪潺湲。
两朝芹曝臣心切,一日丝纶帝命尊。
虚拟杖藜游五岳,尚馀词藻动中原。
趋庭往事今流水,万卷空馀手泽存。
【解析】
这是一首悼念先祖的七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追思、怀念和崇敬之情。“虚拟杖藜游五岳,尚馀词藻动中原”一句是全诗的警策所在。
【答案】
诗句释义:假若能够拄着拐杖去登临五岳,那么我的文采仍能感动中原。
译文:假若能够拄着拐杖去登临五岳,那么我的文采仍能感动中原。
注释:王奉常:指北宋名臣王安石。敬羙公:敬洵,字敬仲,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进士,官至户部尚书、礼部尚书,谥号文简。光禄公:指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字子平,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墓志铭:旧时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一种文章,多由门生故吏所作。
赏析:
王安石在《祭张文潜公文》中说:“文正公之卒也,吾始以为天丧予也;今而后知文正公不死。”这既是对父亲一生业绩的高度评价,更是对其去世表示极大的悲痛。这首诗就是王安石为父亲撰写的墓志铭。
此诗开头两句,点出撰碑的原因,即因王益逝世而撰。“开函”,谓打开墓志。“乞鼎言”,谓求取鼎来盛放墓志。“两朝”,指北宋与南宋。“芹曝”,语出《论语·乡党》:“人公其代者,必君子也。”意谓自己虽不能像孔子那样以德行代替君主,但亦不敢以私心妨碍公道。“君”指先父。
中间四句,写撰碑时的心情和感慨。“一日丝纶帝命尊”,是说父亲生前曾受皇帝恩宠,临终前有诏书赐给他的遗表,现在却已作古了。“帝命”、“尊”二字,极赞先祖的崇高地位。“虚传”,谓空传。“杖藜”,拄着手杖。“五岳”,泛指名山。“游五岳”,指游览名山大川。“尚余”,还有,还留着。“词藻”,指文辞文采。“动中原”,使中原地区震动。“趋庭”,“趋”同“促”。语本《论语·季氏》:“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处用其反意,指父子关系。“万卷空余手泽存”,意为家中书籍虽多,但先祖的手泽(遗教)已经不复存在。“手泽”,指先人的遗物或书信。
后四句写先祖的品德和功绩。“趋庭往事”,指先祖生前教导子弟之事。“流水”,喻时间流逝迅速。“万卷”,指家藏书籍很多。“手泽”,指先祖的手迹。末句说,先人留下的大量著作虽然已经散失了,但其文采仍然震撼着中原大地,影响深远。
此诗是王安石为其父王益撰写的墓志铭。王安石之父于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病逝,当时王安石正在京师应试,未能回家奔丧。直到次年二月才得归葬,因此撰文追述父行,缅怀先人之德业,并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