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长瞰鉴江楼,佳气青葱结一丘。
自荷先朝深雨露,可堪今日抚松楸。
碑留宿草终天恨,风度啼乌入暮愁。
八十五龄肋力竭,有怀明发未能休。

【注】

展先光禄墓:展子虔(公元565-617年)是南朝宋时著名画家,擅绘肖像和山水,有《游春图》、《江帆图》传世。他曾任光禄寺丞,故称“展光禄”。子虔墓在今江苏丹徒县西北之丹阳市,名山即指丹阳市北的句曲山。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居句曲山时。

名山长瞰鉴江楼:句曲山为江南名山,山上有览江楼,诗人登览以抒怀。

佳气青葱结一丘:句曲山多竹,竹翠绿,青葱茂密,结一丘,言其山景清丽。

自荷先朝深雨露:指南朝宋武帝刘裕(464-499年)对展子虔的赏识。刘裕曾说:“吾当使汝画,当以展子虔为第一。”

可堪今日抚松楸:刘宋元嘉三年(436),刘裕命人将展子虔葬于句曲山下。

碑留宿草终天恨,风度啼乌入暮愁:展子虔墓前的石碑上刻着“宋故光禄将军展子虔墓”的字样。

八十五龄肋力竭:展子虔享年85岁而卒,言老迈已极。

有怀明发未能休:诗人怀念亡友,但身体衰败,不能尽兴。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天,作者在句曲山(今江苏省丹阳县境内的句容县句曲镇)寓居期间所作。诗人晚年居句曲山时,心情颇为抑郁,于是借咏先朝名臣展子虔墓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分两大部分,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八句抒情。

起首两句,点明地点,点明时间。句曲山是江南有名的胜地,山上有一座著名的览江楼。诗人登上览江楼,俯瞰长江,江山如此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接着两句,写展子虔一生的经历。他曾经得到刘裕的赏识。后来刘裕又命人将他葬在句曲山下,并立碑纪念。诗人不禁想起当年刘裕对展子虔的赏识,心中感慨万分。

第三联两句,进一步写展子虔墓前的石碑。展子虔墓前的石碑上刻着“宋故光禄将军展子虔墓”的字样。诗人看着石碑上的字迹,不由得想起了展子虔当年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不禁叹息不已。

第四联两句,写景。这两句是说,展子虔已经离开我们85年了,他的身躯已经衰老了,但是他还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志向。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了,身体已经不行了,但是他还怀念着当年的展子虔,希望能够像他那样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寂寞、无奈和悲凉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先朝名臣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