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名山结梦魂,璿房云锁旧苔痕。
猿啼处处千山暝,瀑挂泠泠百丈翻。
野鹿衔花时自献,春禽绕树夕犹喧。
清尊岂倦登临兴,已结松萝向给园。

《冲虚观》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十载名山结梦魂”,描绘了十年来诗人对名山的痴迷和向往。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梦魂”,它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深深眷恋,如同梦中所追寻的梦境一般。

第二句“璿房云锁旧苔痕”,描绘了观中古老的建筑被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璿房”指的是观中高耸的建筑,而“云锁”则形容这些建筑被云雾所笼罩,仿佛与世隔绝。同时,“旧苔痕”也暗示了这些建筑历经岁月,依旧屹立不倒。

第三句“猿啼处处千山暝”,描绘了山林中猿猴啼鸣的景象。这里的“猿啼”是听觉上的感受,而“千山暝”则形容了夜晚降临时的山林景象。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暝”,它表示天色已晚,夜幕降临。

第四句“瀑挂泠泠百丈翻”,描绘了瀑布飞泻而下的情景。这里的“瀑”指的是瀑布,而“泠泠”则是形容水流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同时,“百丈翻”则形容瀑布的高度很高,水势汹涌澎湃。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名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冲虚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观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观中的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在这首诗中,王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他将观中的建筑比作“璿房云锁”,将云雾比作“旧苔痕”,将猿猴啼鸣比作“千山暝”,将瀑布飞泻而下比作“百丈翻”。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还体现了王维的山水诗特点。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将自然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还注重情感的抒发,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使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冲虚观》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佳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名山冲虚观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王维的山水诗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