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岩削碧出高岑,梵刹天开万木森。
落叶已封僧去路,栖鸦不动客来心。
波澜九曲当窗入,烟火千家即案临。
共向慈云稽首罢,石台安坐听龙吟。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
“奇岩削碧出高岑,梵刹天开万木森。”
- 解释:形容山石奇特,像被削平的碧玉一样露出山峰。寺庙如同从天空中打开一般,四周树木繁茂。
- 关键词:奇岩(独特的山峰)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处的美景,山峰之奇与寺庙之盛形成鲜明对比。
第2句:
“落叶已封僧去路,栖鸦不动客来心。”
- 解释:树叶落尽,道路被落叶遮盖,乌鸦安静地栖息,没有惊扰的迹象。
- 关键词:落叶(树叶落下)、栖鸦(栖息的乌鸦)
- 注释: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变化和鸟儿的行为,表达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
第3句:
“波澜九曲当窗入,烟火千家即案临。”
- 解释:窗外波涛汹涌,犹如九曲连环;近处烟火袅袅,炊烟直上云霄。
- 关键词:波澜(波涛)、烟火(烟火)
- 注释: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间烟火的和谐共存。
第4句:
“共向慈云稽首罢,石台安坐听龙吟。”
- 解释:众人一起向着慈悲的云雾行礼后散去,各自安坐在石头平台上聆听龙吟。
- 关键词:慈云(慈悲的云雾)
- 注释:“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此处用来形容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总结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交融的和谐景象。通过对山川、林木、飞鸟、波涛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烟火、人行等人文活动的反映,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之情。整首诗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