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高可仰,其奈广川何。
身在窥园少,忠留对策多。
野花馀锦绣,林鸟半啼歌。
圣世贤良诏,儒生复此过。
【诗句释义】
经董子下帷处:董仲舒在洛阳太学下帷讲学。董子,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今河南邓州人,因封为“文通君”,故后人称他为“董君”或“董文通”。下帷,指董仲舒在太学中教学时,不与学生相见,常在帷幄中讲授。帷幄是古代用布幕遮蔽的帐幕,用以指代讲学的场所。
昔人高可仰,其奈广川何:从前有人可以仰望,但无奈广川之深不可测。昔日之人,意指前贤,他们高尚的德行让人敬仰,然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却如深渊般难以逾越。这里的“广川”,比喻深不可测的环境或困境。
身在窥园少,忠留对策多:我虽然身处其中,但所见不多;我的忠诚之心却留下了许多努力的痕迹。这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努力前行,留下痕迹。窥园,指观察、学习,这里比喻对学问的深入探究。对策,指应试之作,这里比喻为了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努力。
野花馀锦绣,林鸟半啼歌:野外的花朵点缀着锦绣般的景色,树林中的小鸟歌声婉转悠扬。这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野花和林鸟都是自然界的元素,通过它们来表现大自然的美。
圣世贤良诏,儒生复此过:在这个圣明的时代里,贤良之士受到了诏书的表彰,儒生们也有幸在此度过。这里的“圣世”指美好的时代,“贤良”指有德行的人,而“诏”则是皇帝的命令或嘉奖。儒生,指儒家学者,这里泛指读书人。
【译文】
董仲舒在洛阳太学下帷讲学,令人仰望。但广川之深不可测,让人无奈。我虽身处其中,但所见甚少;但我的忠诚之心留下了许多努力的痕迹。野外的花朵点缀着锦绣般的景色,树林中的小鸟歌声婉转悠扬。在这个圣明的时代里,贤良之士受到了诏书的表彰,儒生也有幸在此度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回忆历史上的贤者,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努力前行,留下痕迹的决心和信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