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舌耕兮暮笔耕,莫知我艰兮聊资生。人喜读书近浮名,我悔读书不能行。
黄钟弃兮瓦釜鸣,季女思饥兮幽人贞。北风寒兮孤月明,我将荒遁兮就学苏门长啸声。
【诗句释义】
- 朝舌耕兮暮笔耕,莫知我艰兮聊资生。人喜读书近浮名,我悔读书不能行。
- “舌耕”:用嘴耕田,比喻口才、言辞;”笔耕”:指勤奋写作,用笔耕耘(比喻勤于著述)。
- “艰”:艰难困苦。
- “资生”:以学识谋生。
- “浮名”:《论语·先进》:”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是孔子对名利的看法。”浮名”指追求功名利禄。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辛的认识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薄态度。
- 黄钟弃兮瓦釜鸣,季女思饥兮幽人贞。北风寒兮孤月明,我将荒遁兮就学苏门长啸声。
- “黄钟弃”:比喻贤能被弃置不用。
- “瓦釜鸣”:比喻庸庸碌碌的人发出的声音。
- “季女思饥”:形容女子因思念丈夫而憔悴。
- “幽人贞”:指隐者坚守节操。
- “北风寒兮孤月明”:写景,表达孤独、寒冷之感。
- “荒遁”:隐居避世。
- “就学苏门”:指的是向苏轼求学。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哲学家,其学问广博,思想深邃。
- 长啸声:形容苏轼在苏门山中高歌吟诵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述诗,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来抒发自己对生活、名利、学习等的看法。诗人认为,与其追求名利,不如以学识谋生;与其在喧嚣的世界中迷失方向,不如选择隐居;与其在世俗的生活中挣扎,不如静心向知识求索。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