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屈指几词场,南海由来有夜光。
况自出疆怜翡翠,何人开匣拂干将。
千秋业在推牛耳,片语谁今附雁行。
欲作依刘王粲赋,建安名下许翱翔。

【注释】

中原:指北宋。屈指:屈指数数。几词场:几次考试的场所。南海由来有夜光:南海出产的宝石历来都有夜光石。况自出疆怜翡翠:何况从南方边疆出来怜悯那些翡翠鸟,比喻贤才。开匣拂干将:打开宝匣拂拭干将宝剑。千**业在推牛耳:千秋大业在推举牛耳人。片语谁今附雁行:一句半句的话谁能跟雁阵排齐?欲作依刘王粲赋:想仿效刘宋王粲的《登楼赋》,建安名下许翱翔:想在建安时代留下名篇。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写画中人物的。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描绘,不直书其形貌,而是借以抒写怀抱。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一、二句),写画中人。“中原”句,说在北宋时,中原地区多次举行科举考试;“南海”句,说南海出产夜光珠。“况自出疆怜翡翠”,说画中人出自边远之地,怜惜的是翡翠鸟,暗喻贤才(或良臣)。“何人开匣拂干将”,言此物乃干将剑之匣也,意谓画中人手持利剑,准备为国效力。第二层(三、四句),写画中人志向远大。“千秋业在推牛耳”,言国家大事,千年的大业都寄托在了此人的身上。“片语谁今附雁行”,说自己的话不过是片语只言,但与雁群相应和,表明自己的话虽小,但意义重大,能影响别人。第三层(五、六句),写画中的人的气节。“欲作依刘王粲赋”,言想仿效刘宋王粲的《登楼赋》,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抱负。“建安名下许翱翔”,说自己要像建安时期一样,扬名天下。

这首题画诗,诗人运用典故,巧妙地把画面上的“翠鸟”、“剑匣”、“干将之剑”、“鸿鹄之志”等意象,与诗人的“鸿鹄高翔”“扶摇直上”的壮志结合起来,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