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月放春晴,元宵坐赣城。
管弦传闹市,灯火彻深更。
野旷狼烽熄,乡违鹤怨生。
不逢南浦客,碧草远含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元宵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皎月放春晴,元宵坐赣城。
- 皎月:明亮的月光。
- 放春晴:春天晴朗。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 坐:这里指欣赏或度过。
- 赣城:地名,可能是孟浩然所在的城市或附近的地方。
- 管弦传闹市,灯火彻深更。
- 管弦:乐器与音乐,这里泛指热闹的音乐场所。
- 传:传播,扩散。
- 闹市:繁华的市场。
- 灯火:灯光。
- 彻深更:持续到深夜。
- 野旷狼烽熄,乡违鹤怨生。
- 野旷:广阔的田野。
- 狼烽:古代边疆报警的信号。
- 熄:熄灭。
- 乡违:离开家乡。
- 鹤怨:比喻思乡之情。
- 不逢南浦客,碧草远含情。
- 南浦:古地名,常用于诗歌中表示离别之地。
- 不逢:没有遇到。
- 碧草:绿色的草。
- 远含情:深深地藏着情感。
赏析
孟浩然的《元宵夜》通过描写节日夜晚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皎月、元宵、灯火”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同时,通过“狼烽、乡违、碧草”等意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