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
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
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
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注释】

茅花岭:在江西大庾岭,为群山之巅。

茅花:指野草。

蛮溪:蛮溪江,源出江西大庾岭,流经广东,下注西江。

险:艰险。

安得:如何得到。

摩诘:即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

画归摩诘句:意即请他画出一幅王维的山水画。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大庾岭时。

“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起二句点明题中“岭”字,并交待所处位置及环境。群山峻峭的峰峦之上,岭头那株野草长得茂盛,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小丘。诗人站在这高耸入云的小丘上,放眼远眺,只见下面一条湍急的大江从南边奔流而过,江水汹涌,浪涛滚滚。这里,“瞰”字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俯视大江的壮阔情景;“势转严”则突出了大江的雄浑气势、湍急之势,使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力。

“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过岭后,诗人继续前行,来到山腰,这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平地展现在眼前。于是,诗人下了马,小心翼翼地越过了险峻的山岩,终于登上了最高的峰巅。在这里,他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心胸顿时豁然开朗。“几经”是多次的意思。“排云”是说凌驾于云雾之上。“排云”二字既写出了云的高耸入天,又表现了山峰的高峻陡峭。“直上最高尖”,既写出了山势的陡峭,也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的豪气。

“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登上最高峰后,诗人放眼四望,只见眼前一片茫茫,只有无边无际的天空,仿佛连人的眼白都映入眼帘;而那笼罩着天空的青色,又像是给头顶戴上了一顶帽子。“白眼”是白色的眼珠,形容天空的颜色;“霭霭”是形容天空浓密的样子;“作帽檐”既写出了天空的宽阔,也表现了诗人胸怀的博大与高洁。

“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最后两句,诗人把目光转向自己,想到如果能够将这一美丽的景色用画笔描绘下来,那就更好了!这样,不仅自己的心胸会更开阔,还能将美景带回家乡呢。想到这里,诗人不禁喜出望外,心中暗暗庆幸。然而,他又想到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只要努力进取,终会有所成就的。因此,即使画下了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也不会有丝毫遗憾,因为这正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啊!

这首诗通过对大庾岭上风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