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鬓逢春不称搔,衙回聊免簿书劳。
诗偿我债千篇少,楼羡君家百尺高。
敢谓杜陵浑漫兴,亦知王粲未为豪。
来朝作意同登眺,柳外花边任所遭。
【译文】
短鬓逢春不称搔,衙回聊免簿书劳。
诗偿我债千篇少,楼羡君家百尺高。
敢谓杜陵浑漫兴,亦知王粲未为豪。
来朝作意同登眺,柳外花边任所遭。
【注释】
次韵答韩信山:即次韵韩愈的《酬翰林李博士二十韵》。韩信山:指韩愈故乡。
衙回聊免簿书劳:衙,指官府办公的地方;簿书,指公文、契约之类的文件。“衙回”即“休官”,表示辞去官职。
还债:借债还钱。这里是说自己写了很多诗文,但还欠别人的债(指韩愈)。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里。
漫兴:随意写作、抒发胸臆的意思。
王粲:三国时人,字仲宣,汉末避乱荆州,后归刘备,为刘表幕下参军。他的文章很有才华,但一生不得志,常怀壮志,却无施展的机会,故以王粲自比。
作意:有意,有打算。
柳外花边: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赏析】
韩愈和李商隐同在晚唐时期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二人的交往也十分密切。韩愈的《酬翰林李博士二十韵》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李商隐的这首诗是应韩愈之请而作的,因此,从内容上看,此诗是在对韩愈的一片敬仰中流露出自己的才思敏捷和抱负不凡。
首联两句,写自己虽才思敏捷,却只能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短鬓逢春不称搔,衙回聊免簿书劳。”韩愈头发已白,鬓发短浅,遇春则感到有些痒,这是衰老的表现。但他还是想通过写诗来排遣愁闷,聊免簿书劳苦。“簿书”是公文的代称,这里指官府文书。“衙”,指官府办公的地方。“衙回”即“休官”。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头发已经斑白,但仍然想要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摆脱那些繁重的公文工作。
颔联两句,用典自谦。这两句说自己虽然有很多诗篇可以还债,可自己仍没有达到像杜甫那样的创作水平,也比不上王粲那样有才华。这里用“我债”和“君家”两个词语巧妙地引出了韩愈和李白这两位诗人的名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广泛流传,被后世誉为“诗圣”。“我债”在这里是借用杜甫的名字来表明自己向其学习的决心;“君家”指的是李白,李白也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才也非常出众,与杜甫齐名。这两个词语巧妙地将两个诗人的名字嵌入其中,既表现了自己的谦虚谨慎,又表明了自己向他们学习的坚定决心。
颈联两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机会施展才华的愿望。“敢谓杜陵浑漫兴,亦知王粲未为豪。”这里引用了杜陵和王粲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杜陵是古代长安附近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自己的家乡;王粲则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他的文章很有才华,但一生不得志,常怀壮志,却无施展的机会。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不敢像杜甫那样随便写作、抒发胸意,但也知道自己不能像王粲一样没有机会施展才华。这里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机会施展才华的愿望。
写自己愿意和朋友一起登高望远、欣赏美景。“来朝作意同登眺,柳外花边任所遭。”这里的“作意”是指有计划、有所准备的意思。“柳外花边”指的是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朋友相聚的场所。这句的意思是说,希望和朋友一起来到高处眺望远方,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