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高兴落丘园,谢事欣承帝语温。
潜邸十年思旧学,归途三锡荷殊恩。
滇池钓月逢溪友,玉案寻春长竹孙。
休羡汉家疏傅去,祖筵今日盛都门。
【注释】
- 秋风高兴落丘园:秋风高兴,指秋风的凉爽,高兴得飘落了。
- 谢事欣承帝语温:辞去职务(事),欣喜地接受皇帝的话(语),温和的。
- 潜邸十年思旧学:潜邸,指皇帝住的地方。十年,指作者在皇帝身边度过的年头。
- 归途三锡荷殊恩:归途,指回乡的路途。三锡,一种礼遇。
- 滇池钓月逢溪友:滇池,今昆明湖。钓月,即赏月。溪友,指作者的朋友。
- 玉案寻春长竹孙:玉案,指宴会用的桌子。春,春天。竹林,指竹林旁的小屋或园林。
- 休羡汉家疏傅去:汉家,这里泛指汉朝。傅去,指辞官而去。
- 祖筵今日盛都门:祖筵,指祖师的座位。今天,指现在。盛都门,形容盛大热闹。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于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秋天,诗人陈旸任大理寺丞出京赴云南任职时所写。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任的不舍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首句“秋风高兴落丘园”,诗人以秋风为引子,开篇便描绘了一个清新宜人的画面。秋风轻拂,使得大地万物似乎都为之欢愉起来。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为下文的离别之情埋下了伏笔。
“谢事欣承帝语温”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辞官的感激之情。皇帝的话语温和而亲切,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皇帝的仁爱,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第三联“潜邸十年思旧学”,诗人回忆了自己在皇帝身边度过的十年时光,那些岁月里的种种回忆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学识,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滇池钓月逢溪友,玉案寻春长竹孙”,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归途中的所见所闻。他与友人在滇池边赏月、钓鱼,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在长竹旁边寻找春天的气息,又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优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