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邻古寺,僧过偶相逢。
未了无生话,深林咽暮钟。
【注释】
南庄:即南园,在苏州城东南。封君:指孙封君,诗人的朋友。
白云洞口:南园中白云洞。
邻:接近。
僧过偶相逢:偶然遇见一位僧人。
未了无生话:没有说明白佛教的“无生话”。
深林咽暮钟:在密林深处听到傍晚的钟声。
【赏析】
此诗是题画诗。诗人以幽雅淡远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南园风光图,并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超脱名利、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句写景,起笔不凡。“地偏邻古寺”,点出南庄与古寺之近;“僧过偶相逢”,说明诗人与僧人之不期而遇。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正是这平平常常之语,却引出下面的奇思妙想。
次句承上启下,进一步写景。“邻”字写出南庄的幽静,“古寺”二字写出南庄的古老。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反衬手法,通过“邻”和“古”两个词语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南庄远离尘嚣、环境幽静的特点。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南庄周围的美景,为后面的诗句作铺垫。“未了无生话”,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解释。这里的“无生话”指的是佛家所说的“无生法”,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无始无终、无来无去”的生命观。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又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追求。
第四句写景抒情,进一步突出了南庄的幽静之美。“深林咽暮钟”,这是诗人想象中的南庄景象。在暮色苍茫之中,深林中传来了暮钟之声。这里的“深林”既是指南庄周围的森林,也是指诗人内心的世界。暮钟之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境和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南庄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对南庄周边环境的描写和对“无生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超然物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