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际盛夏,絺袗当严冬。
汝质匪不佳,违时焉所庸。
弃置在敝笥,缁尘将见蒙。
四序有流易,塞者旋复通。
振衣出深闺,爰亲美人躬。
寒燠适其宜,时合用乃隆。
素衷苟不渝,所遇宁终穷。

译文

在盛夏时节,狐皮的大衣显得格外珍贵,而在严冬时节,薄薄的细麻衣却能御寒。
你的本质并不差,只是时机不对罢了。
你被遗弃在旧木箱里,黑土尘将被你覆盖。
四时更替,万物流变,有的事物会消失,也有的事物会出现。
我振衣走出深宅大院,去亲近美人。
无论寒冷还是炎热,都应适应它们,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保持初心不变,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注释

  1. 狐裘(húqiú):用狐狸毛皮制成的裘衣。
  2. 絺(chī)袗(dān):粗葛布做的短衣。絺是细葛布,袗是粗葛布。这里泛指一般粗麻布。
  3. 匪:同“非”,不是的意思。
  4. 违:错过,违背。
  5. 敝笥(sì):破败的竹制箱子,用来装旧衣服或书籍之类的东西。
  6. 缁(zī)尘:黑色的尘土。缁,黑色。
  7. 四序:四季,春、夏、秋、冬。
  8. 流易:事物的变化和转移。
  9. 塞:堵塞,这里比喻事物的停滞不前。
  10. 通:开通,通畅。
  11. 素衷:纯洁的内心。
  12. 所遇:遭遇,经历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作者面对人生变化和困境时态度和行为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狐裘、絺袗、素心与乱世、逆境、俗世的不同遭遇,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纯洁,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通过对狐裘、絺袗的描述,引出了自己与世俗生活的反差。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好,只是在不适合的季节穿着适合的衣服,就如同他在不合适的环境里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这里的“匪不佳”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本质的认可,而“违时”则暗示了他因不合时宜而被遗弃的命运。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现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风气。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个人命运的转折。他被抛弃在一个破旧的箱子里,被尘埃覆盖,象征着他失去了曾经的光彩和地位。这种转变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失落和孤独。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从外部世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处境。他选择离开自己的家,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以此来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行动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真正快乐的地方,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都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整首诗以狐裘、絺袗、素心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社会和个人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敢。他既不盲目追随他人,也不沉溺于世俗,而是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种态度让人感到敬佩和启发,也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保持初心,就能克服一切障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