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神宇奇,老貌展长眉。
未熟便留客,禅馀不废诗。
半畦中岁足,一衲百年披。
永夜蒲团上,窗虚月浸池。
注释:
寄觉长老二首:诗人写给觉长老的两首诗。
吾师神宇奇:老师您的神采非凡,气质不凡。
老貌展长眉:您虽老却依旧有一头长长的眉毛,显得精神矍铄。
未熟便留客:您还没有吃晚饭就留下客人,热情接待。
禅馀不废诗:在修行之余,仍不忘作诗,说明他生活简朴,清苦但乐观。
半畦中岁足:您种了半个菜园子,足够一年的生活。
一衲百年披:您穿着一件僧衣,已经穿了一百年了,依然干净整洁。
永夜蒲团上,窗虚月浸池:在月光的映衬下,您坐在蒲团上,窗外的月亮正好照在池塘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觉长老的僧侣的赞美诗。诗人通过描绘觉长老的外貌、性格、生活状态以及他的修行环境等来表达对觉长老的敬佩和敬仰之情。
诗的第一句“吾师神宇奇,老貌展长眉”,诗人直接赞美觉长老的神采非凡,虽然年纪已高,但仍然有一头长长的眉毛,显得精神矍铄。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觉长老外貌的描述,也暗示了觉长老的精神世界丰富且深邃。
接下来的四句“未熟便留客,禅馀不废诗;半畦中岁足,一衲百年披”,诗人通过描绘觉长老的热情好客、生活简朴和坚持修行的行为,进一步表达了对觉长老的敬佩和敬仰之情。这四句诗既表现了觉长老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他的修行状态。
诗的最后一句“永夜蒲团上,窗虚月浸池”,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月光下的蒲团、空无一人的房间以及窗户外的月亮,营造了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优美。
这首诗通过对觉长老的外貌、性格、生活状态以及修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觉长老的神采奕奕、热情好客和坚持修行的品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