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唱菱歌不肯休,红妆漫绾上青楼。
五陵年少如相问,云里新声是莫愁。
《集古赠歌者》是明代黎崇勚创作的一首诗,其内容和意义如下:
- 诗人简介:
- 黎崇勚(1459—1523),字仲鸿,号东园,广东南海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他以诗文著称,尤擅长书法。
诗歌原文:
争唱菱歌不肯休,红妆漫绾上青楼。
五陵年少如相问,云里新声是莫愁。诗句注释:
- “争唱菱歌不肯休”:形容姑娘们在采菱时,歌声婉转悠扬,不愿停止。
- “红妆”:指女子化妆后的美丽妆容。
- “漫绾”:随意地将头发束起或盘起。
- “上青楼”:古代指年轻女子居住的地方,多指富贵人家的宅院。
- “五陵”:泛指贵族墓地,也借指贵族子弟。
- “如相问”:如果有人询问。
- “云里新声”:形容歌声高远而清亮,如在云中回荡。
- “莫愁”:即莫愁女,东汉末年著名的民间歌手。
- 诗句赏析:
- “争唱菱歌不肯休”描绘了一群女子在采菱时的欢快场景,她们不愿意停下来唱歌,展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
- “红妆”和“青楼”的结合,不仅强调了女子的青春美丽,还暗示了她们所处社会环境的繁华与喧嚣。
- “五陵年少如相问”则展现了贵族少年对这群女子的好奇与关注,他们或许在寻找机会接近或了解这些美丽的女子。
- “云里新声”不仅形容歌声高远,还可能隐喻她们的声音如云中之音,难以捉摸,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莫愁”一词的使用,既体现了诗人对这位歌者的敬仰之情,又可能暗示了她曾经经历过的不幸,使得整首诗更具故事性和情感深度。
黎崇勚的这首《集古赠歌者》不仅生动描绘了一幅采菱图,更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活美好和人性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俗文化和审美倾向,是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