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山中出,樵峰第几层。
苔生双蜡屐,云挂一枝藤。
短榻留春月,残书翻夜灯。
谁言人境里,坐见岳庐僧。
诗句:君自山中出,樵峰第几层。
译文:自从你从山林中出来,那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你归来的脚印。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君自山中出,樵峰第几层。
苔生双蜡屐,云挂一枝藤。
短榻留春月,残书翻夜灯。
谁言人境里,坐见岳庐僧。
诗句:君自山中出,樵峰第几层。
译文:自从你从山林中出来,那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你归来的脚印。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诗句:君自山中出,樵峰第几层。 译文:自从你从山林中出来,那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你归来的脚印。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重过英州:诗人第二次经过英州。英州在今江西省境内。 奇石削天碧:奇丽的山石像用刀刻成的一样,碧绿如洗。削,雕削。 长江照日清:长江水清澈,阳光照耀之下,波光闪闪,宛如碧玉。 九秋归故国:九月秋天,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 一棹过孤城:诗人乘船渡过一座孤零零的城池。 峰际人烟出:峰峦之上,人烟袅袅升起,如同人间烟火。 波间塔影横:江中波涛之间,一座古塔的影子横贯其中。 云华迥首望
岁暮书斋即事次夕公韵四首 永夜行吟伴老蟾,有时索笑一巡檐。 已看孤影同梅瘦,真觉香醪类蜜甜。 耐冷岂须人作障,却寒何处鸟为帘。 前程似漆君平少,愕梦连宵不用占。 注释: 1. 永夜行吟伴老蟾:在漫长的夜晚里,我一边吟诗一边陪伴着老蟾蜍。 2. 有时索笑一巡檐:有时会笑着走过院子,看看庭院里的花花草草。 3. 已看孤影同梅瘦:看着自己的影子与梅花一样瘦弱。 4. 真觉香醪类蜜甜
岁暮书斋即事次夕公韵四首 岁暮时节,我在书房里作诗。 小楼修缮完毕,接近燕巢。 不忧虑风怒卷重茅(茅草被风吹起)。 梅花含苞欲放,红梅将要绽开。 蕉叶保护着霜打的植物,绿色已经预先包裹起来。 坐久了渐看炉焰伏,墨池微感坳陷(墨池逐渐凹陷)。 幸无奇字连投阁,寂寞免客嘲(免得被客人嘲笑)。 注释: 1. 小楼修缮完毕,接近燕巢:指在岁末修缮小楼,接近了栖息燕子的巢穴。 2. 不忧虑风怒卷重茅
岁暮书斋即事次夕公韵四首 觱栗风高北榭关,卷中丘壑画中山。 衰颜向日薰如醉,弱足凌寒冻欲顽。 翻覆炎凉随岁改,凋零花木逐年删。 黄麻紫诰非吾志,十赉新同处士颁。 注释: 1. 觱栗风高北榭关:形容风声像觱栗一样响亮,吹过北边的楼阁。 2. 卷中丘壑画中山:比喻自己的心境就像卷中的山峦一样起伏跌宕,如同画中的山水一般。 3. 衰颜向日薰如醉:形容自己容颜憔悴,但面对太阳时却感觉如同醉酒般迷离。
【注释】 重过英州:诗人第二次经过英州。英州在今江西省境内。 奇石削天碧:奇丽的山石像用刀刻成的一样,碧绿如洗。削,雕削。 长江照日清:长江水清澈,阳光照耀之下,波光闪闪,宛如碧玉。 九秋归故国:九月秋天,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 一棹过孤城:诗人乘船渡过一座孤零零的城池。 峰际人烟出:峰峦之上,人烟袅袅升起,如同人间烟火。 波间塔影横:江中波涛之间,一座古塔的影子横贯其中。 云华迥首望
暮春访道人于宝林庵阁限韵 春深云阁始经过,水面青钱已长荷。 红粉色空消世幻,黄庭香透袅烟萝。 风清法座猿听讲,日静禅林鸟和歌。 参谒特来求半偈,回头苦海息狂波。 注释: 1. 春深云阁始经过,水面青钱已长荷:在春天深处云阁刚刚经过,水面上的荷叶已经长得绿油油的。 2. 红粉色空消世幻,黄庭香透袅烟萝:红色的颜色已经消散,世间的幻象也随之消失,而黄色庭院中传来的香气却能穿透烟雾。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描绘了一幅送别县尉张子初的画面。 伏波澄江净如练(伏波:指古代英雄人物,如诸葛亮、周瑜等人;澄江:清澈的江水;净如练:比喻江水清澈透明) 马行天上纤鳞见(马行天上:形容马在天空中疾驰;纤鳞见:细小的鱼鳞都能看见) 尉君介性洌于霜(尉君:张子初;介:廉洁;洌:清纯;于霜:比霜还要清) 一酌明心人所羡(一酌:喝一杯酒;明心:明白自己的心;人羡:人们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