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峤烟霄里,高陵气象中。
衣冠游凤辇,寝庙泣乌弓。
万国尊寅正,千官走肃雍。
翠华何处想,缥缈五云东。
【注释】
朝陵二首:指唐玄宗到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
钟峤烟霄里,高陵气象中:钟山高峻入云霄,陵墓在云雾缭绕之中。
衣冠游凤辇,寝庙泣乌弓:衣冠盛装的车驾,在鸾凤之辇上游览;寝庙前,人们为皇帝哭泣。
万国尊寅正,千官走肃雍:各国使臣,都恭敬地迎接日正当中的正午时分;文武百官,也快步走向朝廷,显得十分肃然庄重。
翠华何处想,缥缈五云东:翠绿的旌旗,不知飘向何处?只有那缥缈的白云,向东飘去。
【赏析】
《朝陵二首》,此诗写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是一首描写唐代帝王郊祀泰山的诗作。此诗描绘了当时郊祀时君臣、群臣和百姓的仪态,以及泰山的宏伟景象等。
首联“钟峤烟霄里,高陵气象中”,写泰山之高,气势恢宏。钟山,又名南岳,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长江北岸。钟峤高耸入云,巍峨壮美。高陵,指帝王陵墓。诗人以钟山比帝王陵墓,形象地写出了陵墓之高远和崇高。
颔联“衣冠游凤辇,寝庙泣乌弓”,写帝王出行时的情景。“衣冠”,代指皇帝及随从官员。“凤辇”,即皇帝乘坐的车辆。这里说帝王身着华丽的衣裳,乘车在凤凰车上游玩,其气派是何等显赫。“寝庙”,指帝王的宗庙。“乌弓”,即黑色的弓。这里说帝王的宗庙前,人们为他而流泪哀叹。
颈联“万国尊寅正,千官走肃雍”两句写朝会场面。寅正,指寅时的正午。“万国”,指全国各地的君主。“崇”,恭敬,尊崇。“肃雍”,严肃庄重的样子。这两句诗说,各地君主恭敬地迎接正午时分,文武百官也快步走向朝廷。整句诗用“尊寅正”“走肃雍”来表现朝会的庄严肃穆,与首联的“衣冠游凤辇”相呼应,突出了帝王出行时的威严与隆重。
尾联“翠华何处想,缥缈五云东”两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翠华”,指皇家的旌旗。“缥缈”,形容云彩轻盈飘逸的样子。“五云”,指天上的五彩祥云。这两句诗说,翠绿色的旌旗飘向了远方,只有那飘渺的五彩祥云向东飘去。尾联与首联遥相呼应,既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向往,又寄寓了自己的政治情怀。整首诗通过描写帝王出行、祭天仪式以及朝会等场面,展现了盛世时期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虔诚信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