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沿文祖揖山神,爱尔聪闻独引伸。
但把羲图占世道,肯随周鼎梦王人。
半卷玉醴天心露,一喷香云佛面春。
在处不妨韬大美,可防终老勿焚身。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描述了兴国灵山的二十景,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首联:“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这两句诗描绘了兴国灵山的景色,也提到了一个叫唐子的侯氏。这里的“引路松”可能是一种象征,表示唐子侯氏为作者指引方向,帮助他理解自然之美。

颔联:“仰沿文祖揖山神,爱尔聪闻独引伸。”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通过“文祖”这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到古人对山川的崇拜之情。而“爱尔聪闻独引伸”,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但把羲图占世道,肯随周鼎梦王人。”

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通过“羲图”和“周鼎”,我们可以想象到古人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而“肯随周鼎梦王人”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命运和人生的看法。

尾联:“在处不妨韬大美,可防终老勿焚身。”

这两句诗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作者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就像藏匿于深林中的大树一样。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因为追求名利而毁掉自己的身体。

赏析:

这首七律诗通过描写兴国灵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文祖”、“羲图”、“周鼎”等,这些意象都象征着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如“韬大美”、“勿焚身”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