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树几重楼外景,江山千里意中行。
谁能点破龙睛去,笔底天然弄化生。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赏析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时需要对诗歌的三要素都有所掌握。首先指出本题中,每句诗都有其关键字语,要抓住关键字语进行赏析;然后对诗句进行解读,注意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现的情感等;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给出赏析即可。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一首题画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首句写诗人登上了重重叠叠的云树之上,遥望远方,那层层叠叠的山峦仿佛就在眼前。第二句写诗人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只见那辽阔无边的河山,就像一条巨龙在奔腾,千里江山尽收眼底。第三四句,诗人由眼前的山水联想到人世间的事,以“点破”比喻诗人的笔力雄健有力。诗人认为只有像“点破”这层纸一样,用笔一划,才能使纸上的龙睛显露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笔法自然、浑然天成的特点。诗人把画比作一幅活的山水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绘画艺术的见解。
【答案】
题画
云树几重楼外景,江山千里意中行。
谁能点破龙睛去,笔底天然弄化生。
译文
我登上了重重的云树之上,放眼远处望去,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如同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奔向前方。
谁能像我这样画出这千里江山的壮丽景色呢?我希望能像画家一样点破龙睛,让画中的龙眼显现出神采。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期写的一首题画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诗人登高望远,从“几重”云树到“万里”江山,写出了诗人所站之高与所观之广。“谁点破龙睛”,诗人用一个设问句来反衬自己的才情。诗人把画比作一幅活的山水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绘画艺术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