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江干雁影低,怀人只隔乱峰西。
生憎流水为衣带,却笑浮云学马蹄。
霜下晓枫红历历,烟中寒柳碧凄凄。
相期不共钱塘月,空负扁舟下霅溪。

秋尽江干雁影低,怀人只隔乱峰西

秋尽江干雁影低,怀人只隔乱峰西。生憎流水为衣带,却笑浮云学马蹄。霜下晓枫红历历,烟中寒柳碧凄凄。相期不共钱塘月,空负扁舟下霅溪。

注释:

  1. 四明寄百谷先生苕上:是一首明代诗人钱希言创作的七言律诗。
  2. 秋尽江干:秋天到了,江边的景色已经凋零。江干指长江边,因常有人乘船至此停泊。
  3. 怀人只隔乱峰西:心中思念的人只能在远处的乱石峰那边看见。
  4. 生憎:非常讨厌。
  5. 流水为衣带:流水如同衣带一样环绕在身体周围。
  6. 浮云学马蹄:浮云仿佛在追逐马的轨迹,轻盈飘动。
  7. 霜下晓枫红历历:早晨霜降的时候,枫叶被霜打得红红的,颜色鲜明。
  8. 烟中寒柳碧凄凄:烟雾笼罩中,冷清的柳树呈现出一片碧绿色,显得凄凉。
  9. 相期不共钱塘月:希望下次相见时,能在钱塘观赏月亮。
  10. 空负扁舟下霅溪:白白地带着扁舟去下霅溪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江边和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秋尽江干雁影低”勾勒出深秋时节江边的景象,雁群低飞,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怀人只隔乱峰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牵挂,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被重重山峦隔离开来。

接下来的诗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变化,“生憎流水为衣带,却笑浮云学马蹄。”一方面,流水像衣带一样围绕在身边,让人感到舒适和温暖;另一方面,浮云又像马蹄一般轻盈飘逸,给诗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这种对比既反映了诗人情感上的复杂性,也揭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霜下晓枫红历历,烟中寒柳碧凄凄。”通过对晨霜和夕阳下枫叶、烟雾中的柳枝的描绘,诗人细腻地捕捉了秋天景色的美丽与哀愁。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友情难续的感慨。

尾句“相期不共钱塘月,空负扁舟下霅溪”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望与失望的表达。虽然诗人期待着下一次与朋友在钱塘观月的情景,但现实的遗憾使得这一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这里的“扁舟”象征着诗人的行旅,而“下霅溪”则可能指的是他所在的地理位置。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游子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渴望。

《四明寄百谷先生苕上》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它以秋天的江边、山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