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江汉引微茫,川路西来蜀道长。
象齿旧通周贡赋,蚕丛新叛汉衣裳。
雨消青草湖头瘴,叶落黄陵庙里霜。
十二碧峰看不见,空令神女怨高唐。

以下是对《荆门野望》这首明诗的逐句解读:

  1. 滔滔江汉引微茫
  • 诗意解读:描述了长江水流的浩渺和江汉带来的迷茫。”滔滔”表达了水流的连续不断,”江汉”指的是长江与汉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两条河流。
  • 关键词:江汉、滔滔、微茫
  • 注释:江汉,古时指长江和汉水。滔滔,形容江汉水势之大,连绵不绝。微茫,形容视线模糊,难以看清前方。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江水的浩渺,表达了自己面对广阔自然景象时的迷茫和感慨。
  1. 川路西来蜀道长
  • 诗意解读:描述了一条向西延伸的路线,以及这条线路上漫长的蜀道。”川路”指的是通往蜀地的道路,”西来”则表示方向向西,”蜀道”则是古代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其崎岖险峻而闻名。
  • 关键词:川路、西来、蜀道
  • 注释:川路,指连接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西来,表示方向向西。蜀道,历史上著名的险道。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蜀道之漫长,表达了对远方未知的向往和对艰难险阻的担忧。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人生旅途的隐喻。
  1. 象齿旧通周贡赋
  • 诗意解读:以象牙作为比喻,暗示其价值高,曾被用作进贡之物。”象齿”通常用来形容贵重物品或者人才,在这里指的是珍贵的象牙。”周贡赋”则是指古代周代向诸侯国进贡时,所贡献的物品。
  • 关键词:象齿、周贡、赋
  • 注释:象齿,象征贵重和尊贵。周贡赋,古代的一种朝贡制度,诸侯国向中央王朝贡献财物、特产等。
  • 赏析: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1. 蚕丛新叛汉衣裳
  • 诗意解读:描述了蚕丛部落的兴起和对汉朝服饰的反叛。”蚕丛”是古代蜀地的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这里用来象征新兴的力量。”新叛”表示反叛的动作,”汉衣裳”则指的是汉朝时期的服饰文化。
  • 关键词:蚕丛、新叛、汉衣裳
  • 注释:蚕丛,古代传说中的蜀国君主之一,以智慧著称。新叛,表示新的反叛行为。汉衣裳,指汉代的服饰风格。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蚕丛的反叛行动,表达了对于历史变革的敏感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1. 雨消青草湖头瘴
  • 诗意解读:描述了雨水使青草湖头的瘴气消散的景象。”青草湖头”指的是青草湖附近的地区,瘴气是一种由湿热环境引起的疾病。这里的“消”表示消失或减轻。
  • 关键词:雨消、青草湖头、瘴
  • 注释:雨消,雨水使瘴气消散。青草湖头,位于某地附近的湖泊。瘴气,由湿热引起的疾病。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雨水和瘴气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
  1. 叶落黄陵庙里霜
  • 诗意解读:描述了树叶飘落黄陵庙中的霜景。”叶落”表示秋天树叶的落下,”黄陵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帝陵庙所在地。”霜”则是秋季常见的自然现象。
  • 关键词:叶落、黄陵庙、霜
  • 注释:叶落,秋天叶子的脱落。黄陵庙,中国传说中的黄帝陵庙。霜,霜冻。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树叶和霜的变化,传达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古老传说的尊重。
  1. 十二碧峰看不见
  • 诗意解读:描述了远处的十二座碧绿山峰在雾中变得模糊不清。”碧峰”指的是青翠的山峰,”看不见”则表达了云雾缭绕时的视觉模糊状态。
  • 关键词:碧峰、不见、雾
  • 注释:碧峰,青翠的山峰。不见,视线被遮挡或模糊。雾,一种天气现象,能见度低。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远山的模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 空令神女怨高唐
  • 诗意解读:表达了因为某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动荡)导致神女们感到悲伤和不满。”神女”通常指代神话中的女性神灵或女性英雄,她们往往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怨高唐”可能是指对某个具体地点或事件的不满。
  • 关键词:神女、怨高唐
  • 注释:神女,神话中的女性神灵或英雄人物。怨高唐,对某个地方或事件感到不满。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神女的怨恨之情,反映了对现实不满和对社会动荡的关注。

《荆门野望》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沧桑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