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清泉两岸峰,层峦终日有云封。
风前倚杖人疑鹤,涧底吹箫声作龙。
浪迹只应随故武,薄游何处问仙踪。
不因此日探奇赏,谁识深山有赤松。
【解析】
1.清音楼次大宗伯李老师韵:指在清音楼上作诗应和李老师。次,即次韵,用别人的韵律来写自己的东西。
2.百尺清泉两岸峰:形容山中泉水清冽、瀑布高悬,水声潺潺。
3.层峦终日有云封:形容山峰连绵不断,云雾缭绕,如被云雾覆盖。
4.风前倚杖人疑鹤:形容人在风中拄着拐杖,仿佛变成了一只白鹅。
5.涧底吹箫声作龙:指风吹过山谷,发出的声音如同龙吟一般。
6.浪迹只应随故武:指我像游子一样四处漂泊,跟随旧友。
7.薄游何处问仙踪:指我不常出游,哪里能找到仙人的踪迹?
8.不因此日探奇赏:指我今天没有到外面去欣赏奇景。
9.谁识深山有赤松:指谁能知道深山中有一棵红色的松树?
【答案】
清音楼次李老师韵。
译文:百尺高的清泉从两岸飞泻而下,山上层层叠叠,整天都被云雾笼罩。我在风前扶着拐杖,好像成了一只白鹤;涧底吹出的箫声,好像变成了一条龙。我到处漂泊不定,跟随旧友,偶尔出游,哪能找到仙人的踪迹?今天我没有到外面去欣赏奇景,谁会知道我在深山中有棵红色的松树。赏析:诗人以清音楼作背景,描写了一幅山中景色图。首联写山中之“美”。颔联写风中之“趣”,颈联写涧底之“乐”。尾联写自己与世隔绝之“闲”。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咏物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