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草屋痕乱,灯花壁气寒。
梦回看电火,天暗误时餐。
白野秧针没,黄云潦影漫。
忧农齐拜祝,非为冶游难。

【注释】:

塌草屋痕乱,灯花壁气寒: 塌了的草房留下许多痕迹,屋内的灯花在寒冷的墙壁上燃起。

梦回看电火,天暗误时餐: 在梦中看到明亮的电光,但天已昏黑,误了进餐时间。

白野秧针没,黄云潦影漫: 白色的野稻苗被淹没,黄色的云影在水面上弥漫。

忧农齐拜祝,非为冶游难: 担心农民,一起祈祷,不是为贪图玩乐而难以自拔。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夜晚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心。前两联写景抒情,后两联叙事说理,全篇感情真挚,形象鲜明。

首句点明时间是“夜”,用词准确。“塌草屋”三字,既写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也暗示着农民疾苦的原因。“痕乱”表明草屋已经破旧不堪,“壁气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时的气氛。

第二句写“灯花”,这是诗人从自己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富有象征意义。诗人以灯芯结出花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痛苦。“寒”字不仅指室内的寒冷,还含有作者内心的凄冷之感。

第三句“梦回看电火”是诗人的想象之辞,通过这一奇特的想象,表现他对农民疾苦的同情。“误时餐”说明农民连饭都来不及做,更不用说吃上了。这一句既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化,又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高度概括。

第四联“白野秧针没”中的“没”字,不仅表明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被洪水冲走,而且暗示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即将付诸东流。“黄云潦影漫”描绘了一幅水灾之后景象,黄云笼罩着大地,水流纵横交错,淹没了庄稼,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农民群众,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心声:“忧农齐拜祝,非为冶游难。”他们担心的是庄稼受灾,而不是去贪图享乐。这里的“齐拜祝”既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也是对农民疾苦的深深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又有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描绘,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