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却鸡声放晓迟,推蓬容易鬓成丝。
如绵不暖扁舟梦,拭粉难描远岫眉。
麈柄对谈那得辨,鹤裘端坐较相宜。
同云亦作松花片,待鸟撩天雁字诗。

这首诗是黄虞六在豫章舟中所作,共四首咏雪之作。每首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风格,下面一一解读:

  1. “封却鸡声放晓迟,推蓬容易鬓成丝。”
  • 注释:把鸡叫声封掉,让早晨的寒冷来得更晚;船篷被推动很容易,导致白头发开始生长。
  • 赏析: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时间的变化。早晨的鸡声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时间的流逝,而推船的动作则暗示了岁月的无情,白发的生长反映了人的生命状态。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外在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 “如绵不暖扁舟梦,拭粉难描远岫眉。”
  • 注释:雪花如棉絮般飘落,但却无法温暖小船里的梦境;用粉笔难以勾勒出远处山峰的轮廓。
  •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棉絮,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远岫眉”可能指的是远方山峰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远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1. “麈柄对谈那得辨,鹤裘端坐较相宜。”
  • 注释:手持麈柄与别人谈话时,很难分辨出真假;穿着鹤毛织成的袍子端坐在椅子上,似乎更加合适。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清高自持的境界。通过比较“麈柄”和“鹤裘”,诗人传达了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1. “同云亦作松花片,待鸟撩天雁字诗。”
  •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变成了松花片,等待鸟儿撩拨它们,就像是天边的雁群在空中排列成诗句。
  •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通过将云朵比作松花片,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待鸟撩天雁字诗”则寓意着生活中充满了诗意和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