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作影波如剪,碧沁遥山深逾浅。
镜魄风吹晓月弦,谁为弹鸣冷光偃。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
工书早博夫人誉,得句嫌称幼妇词。
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
恨不携将鹦鹉飞,教向帘间难七发。
寂寞霜枫泪薜墙,写叶能销水力香。
惟有诗篇长绣面,传得新题到沈郎。
注释:
寒江袅袅歌 :寒江上的歌声。袅袅:柔细的样子。
秋空作影波如剪,碧沁遥山深逾浅:秋天的天空像一把镜子,湖水像被风吹弯的月弦一样细长。
镜魄风吹晓月弦,谁为弹鸣冷光偃:月光在水面上反射出如镜般的光辉,是谁弹奏着这清冷的光呢?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一个纤巧娇媚的小女子,用香粉写的字就像嘴唇上的胭脂。袅袅:轻盈的样子。玉毫:指笔锋。香字:指用香粉写的字。
工书早博夫人誉,得句嫌称幼妇词:擅长书法的人早就得到大家的称赞,但是一句好的诗句却像是妇女写的一样。
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是谁为黄莺和燕子分别时赠送诗歌,还是为百花争艳而送诗?
恨不携将鹦鹉飞,教向帘间难七发:恨不能带一只鹦鹉飞到帘子后面,让它教鹦鹉学说话。
寂寞霜枫泪薜墙,写叶能销水力香:在寂寞的霜红枫叶上滴落着泪水,那树叶的清香能够使泉水更香。
惟有诗篇长绣面,传得新题到沈郎:只有我的诗作如同美丽的面容,能够传播开去,传到沈郎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秋水、秋云、秋月、秋花等自然景物,来烘托自己孤高、淡泊的心态。
首联“寒江袅袅歌”写秋风中传来的歌声。“袅袅”,形容歌声婉转悠扬。这里以秋风喻人,借歌声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颔联“秋空作影波如剪”写秋水与秋月交相辉映,如刀裁般细长。诗人以“镜魄”、“月弦”等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秋夜图,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尾联“寂寞霜枫泪薜墙”则转入对身世的感叹。这里的“霜枫”,既是实景,又是诗人心境的象征。诗人将自己比作霜枫,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中间几联,诗人以“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来表达自己的孤独感。诗人认为,莺燕和蜂蝶虽然美丽动人,但终究不如自己才华横溢。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仍然感到孤独和无助。
诗人以“惟独诗篇能绣面”来表达自己的自豪感。他认为,只有他的诗词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口中的美谈。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骄傲。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同时,诗人也借咏物言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