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秋先到,门幽客不经。
蛩声共吟韵,霄色入丹青。
古树斜留月,遥空静落星。
坐惊衣袂湿,湛露满中庭。
解析
1. 第一句:地僻秋先到
- 关键词:“僻” (偏僻、远离),“秋” (秋天)
- 注释:诗人描述自己的居所在偏僻的地方,秋天的到来比任何地方都早。
- 赏析:通过“地僻”和“秋先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孤独的心境。
2. 第二句:门幽客不经
- 关键词:“幽” (安静、僻静), “门” (门户)
- 注释:诗人描绘了门前的环境非常安静,很少有人经过。
-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3. 第三句:蛩声共吟韵
- 关键词:“蛩”(蟋蟀), “吟” (声音、诗歌),“韵” (诗歌的韵律)
- 注释:蟋蟀的声音伴随着吟唱,形成和谐的音乐。
- 赏析:这里用蟋蟀的鸣叫来比喻诗歌或自然的和谐美。
4. 第四句:霄色入丹青
- 关键词:“霄” (天空), “色” (色彩),“丹青” (绘画用的颜料,常用以指代艺术)
- 注释:天空的颜色如同画中的色彩一样鲜明。
- 赏析:诗人将天空的景色比喻成艺术作品中的绘画,展现了他对美的敏锐感受。
5. 第五句:古树斜留月
- 关键词:“古树”(老树), “斜”(倾斜), “月”(月亮)
- 注释:在月光的照射下,古树显得格外美丽,仿佛月亮也被留在了树上。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月光和古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6. 第六句:遥空静落星
- 关键词:“遥空”(遥远的天空), “静”(平静), “落星”(星星)
- 注释:星星在寂静的天空中静静地悬挂。
- 赏析:此句进一步强调了星空的美丽和宁静。
7. 第七句:坐惊衣袂湿
- 关键词:“坐”(坐着), “惊”(感到惊讶), “衣袂”(衣袖)
- 注释:由于感受到某种震撼或感动,诗人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 赏析:这里的“坐惊”可能是指内心的感动,而“衣袂湿”则是外在的表现。
8. 第八句:湛露满中庭
- 关键词:“湛”(深、清澈), “露”(露水), “中庭”(庭院)
- 注释:庭院里充满了清澈的露水。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清新、湿润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译文
新秋时节,我独自居住在偏远之地,门外很少有人经过。门前环境安静,偶尔传来蟋蟀的鸣叫声,它们仿佛在吟诵着美妙的诗歌。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和星星仿佛是画家笔下的作品,令人陶醉。古树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仿佛月亮也停留在了树枝上。坐在窗前,我被这美景所震撼,以至于衣服都被雨水打湿。院子里满是晶莹剔透的露水,给这个秋天增添了一份清新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抒情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艺术之美的深刻思考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