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通行处,山花与石苔。
僧分吴越语,碑自晋唐开。
盗栗林鼯集,巢松海鹤来。
俄惊人世远,云水净浮埃。

【注释】

  1. 上天竺:指灵隐寺。在浙江杭州西湖的西北面。
  2. 山花与石苔:山上的野花,和石头上的青苔。
  3. 吴越语:指吴地和越地方言,这里泛指佛教语言。
  4. 晋唐碑:晋朝和唐朝的石刻文字。
  5. 林鼯集:指树林里的松鼠聚在一起。
  6. 巢松海鹤来:指松树上的鸟儿栖息,海中也有白鹤来游。
  7. 云水净浮埃:云烟和水波都像被洗净了一样,没有一点灰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到上天竺游玩时有感而发所写。诗的前四句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之情。

诗人用“一径通行处”来描绘出通往山上的道路,然后通过“山花与石苔”来表现出道路两旁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接着,“僧分吴越语”,这里的“吴越语”指的是佛教语言,暗示着诗人在寺庙里听到了僧人念诵经文的声音,这也是一种静谧的感受。

“碑自晋唐开”,这里的“晋唐碑”指的是晋朝和唐朝时期的石碑,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遗产。这种历史感也让诗人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

“盗栗林鼯集,巢松海鹤来”,这里的“盗栗林”指的是树林中松鼠偷吃栗子的情景;“巢松海鹤来”则是描述松树中鸟儿栖息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感觉。同时,“云水净浮埃”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