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丹青在,幽人此重寻。
浮云碣石外,落日广川阴。
壁尚藏书古,庭犹积草深。
因怜不遇者,此地倍沾襟。
【注释】
古庙:指董子祠。董仲舒,西汉人,曾在此讲学,故后人称其祠为董子祠。丹青:指墙壁上的壁画。重寻:再次游览。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广川:指大泽薮,在今山东惠民县南。阴:这里指夕阳。
壁书、庭草:分别指壁上的书画、庭院中的杂草。因怜:因感而怜悯。不遇者:不得志的人。倍:更加。沾襟:落泪。
赏析:
此诗首句“古庙丹青在”,点出董子祠所在之处,并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接着,诗人又用“幽人此重寻”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怀念之情。
颔联“浮云碣石外,落日广川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之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董子祠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古老地方的感情。
颈联“壁尚藏书古,庭犹积草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董子祠的内部情况。这句诗中,“尚”字表现出了诗人对董子祠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揭示了董子祠的历史价值。而“积草深”则形象地描绘了董子祠内部的荒凉景象,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的沧桑之感。
尾联“因怜不遇者,此地倍沾襟”则是诗人感慨之语,表达了他对那些不得志之人的同情和关怀。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精神,也展示了董子祠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场所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董子祠的自然景观和内部情况,表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传达出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珍视,以及对那些不得志之人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