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亭围树色,孤石揽云根。
野水寒侵岸,渔舟夜到门。
霜枫闲共倚,沙鸟静闻喧。
不寐看山月,秋声满给园。
【解析】
本题属于综合赏析型,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解答这类试题时,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
“泊灵洲宝陀寺”,点明了地点,交代了时间是傍晚,诗人在宝陀寺下舟。“荒亭围树色”,荒亭四周树木环绕着,亭子显得空寂而荒凉。“孤石揽云根”,一座孤零零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似乎与山连在一起。这两句写景,描写了晚霞中的宝陀寺,荒亭、孤石,写出了荒凉萧瑟之境,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气氛,为下文渲染了气氛。“野水寒侵岸,渔舟夜到门”,野水寒气袭来,岸边的水已经冻住了。夜深了,渔舟停泊在门前。此句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景图,渔舟停泊在门前,岸边的水面结冰了,夜晚静悄悄的,只有渔舟的桨声打破了宁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之情。“霜枫闲共倚,沙鸟静闻喧”,霜打的红叶斜斜地挂着,闲散地倚在枝头,静静地听着鸟儿的喧闹。诗人以“闲共”和“静听”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寂寞。“不寐看山月,秋声满园林”,睡不着觉看山中月亮,秋风的声音充满了园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孤独、凄凉的感受。
【答案】
译文:傍晚时分,我乘船停泊在宝陀寺下。荒废的小亭四面被苍茫的树林环抱着,一片荒凉景象;孤立无援的巨石上长满了青苔,仿佛与山相依相连。冷清的野水已结上一层冰凌,夜幕降临的时候,渔舟停泊在我的家门前。寒气袭人的枫叶,静静地倚在枝头。静静聆听着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我无心睡眠,观赏着皎洁的月亮,那秋天的声响充盈了我的院落园林。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小令。全诗以“泊灵洲宝陀寺”开篇,点明了地点,交代了时间是傍晚。接着诗人描绘了晚霞中的宝陀寺:荒废的小亭四面被苍茫的树林环抱着,一片荒凉景象;孤立无援的巨石上长满了青苔,仿佛与山相依相连。这两句写景,描写了晚霞中的宝陀寺,荒亭、孤石,写出了荒凉萧瑟之境,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气氛,为下文渲染了气氛。“野水寒侵岸,渔舟夜到门”。野水寒气袭来,岸边的水已经冻住了。夜深了,渔舟停泊在门前。此句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景图。渔舟停泊在门前,岸边的水面结冰了。夜晚静悄悄的,只有渔舟的桨声打破了宁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之情。“霜枫闲共倚,沙鸟静闻喧。”霜打的红叶斜斜地挂着,闲散地倚在枝头,静静地听着鸟儿的喧闹。诗人以“闲共”和“静听”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寂寞。“不寐看山月,秋声满园林。”睡不着觉看山中月亮,秋风的声音充满了园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孤独、凄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