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繁霜朵,深秋开正齐。
纤浓随落日,结束对幽栖。
客屡停杯坐,诗频摘叶题。
试看临水处,何似若耶溪。

【注释】

梁少传:名不详,有《馆咏拒霜花》诗。

簇簇繁霜朵:繁霜,即菊花。朵,指花朵。簇簇,形容菊花众多的样子。

深秋:指深秋时节。

纤浓随落日:纤,形容花瓣细长柔美;浓,形容菊花花色浓郁。落日,太阳落山时。这里借代太阳落山的景象。

结束对幽栖:幽栖,隐居生活。结束,形容菊花盛开的样子。这里是比喻诗人隐居的生活与菊花盛开的美景相映成趣。

客屡停杯坐:客,指诗人的朋友或客人。停杯坐,即停下酒杯坐下。

诗频摘叶题:诗频,频繁地写诗。摘叶题,即摘取菊叶作为诗题。

试看临水处:试看,试着看看。临水处,即靠近水面的地方。

何似若耶溪:何似,如何比得上。若耶溪,地名,在浙江绍兴市西南。相传东晋谢安隐居于此,后人称此地为若耶溪。这里是用若耶溪来形容诗人隐居生活的优美景色和高洁的品德。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菊花之美、之盛的佳作。全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特点、生长环境和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

首句“簇簇繁霜朵”,描绘了菊花繁多且盛开的壮观景象,形象生动,令人惊叹不已。这里的“繁霜”二字,既形容了菊花繁多的特点,又暗指了菊花在秋天绽放的美丽景象。同时,“簇簇”二字也突出了菊花的丰满、密集,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颔联“纤浓随落日,结束对幽栖”,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这里的“纤浓”二字,分别描述了菊花的形态和色彩;“随落日”则暗示了菊花生长的环境,即夕阳下的田野或山野之中;“结束”二字则表明菊花已经盛开,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对幽栖”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强调了菊花与隐居生活的和谐共处。这两句诗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菊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关系的赞美之情。

颈联“客屡停杯坐,诗频摘叶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品菊的情景。这里的“客”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客人,他们经常来到诗人的居所,一起欣赏菊花的美丽和品味诗歌的意蕴。而“频摘叶题”则是诗人在品菊过程中的一种习惯,他喜欢摘取菊叶作为诗题,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这两句诗通过对朋友与诗人相聚品菊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试看临水处,何似若耶溪”,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用“试看”一词,表示诗人对临水处菊花美景的赞叹和好奇。而“何似若耶溪”则是诗人对菊花与若耶溪相比的评价,认为若耶溪的菊花之美更加胜过临水处的菊花。这一评价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之美的高度赞扬,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认同,认为隐居生活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生长环境的描绘、与朋友相聚品菊的场景以及与其他美丽景观的比较,展现了菊花之美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友情和理想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