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称校理,笔研久生尘。
白虎多同异,金门自隐沦。
桂薪从度日,榆荚又残春。
斟酌浮生理,须寻漉酒人。

官舍杂咏

尽管身居校理的职位,但因公务繁忙而久未动笔,笔头已生尘。

白虎堂内意见众多,金门殿里我自甘隐沦。

桂树的木柴用来烧火度日,榆树的榆荚又飘零春意阑珊。

斟酌生计,须寻漉酒人商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官舍中所作的杂咏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官职生涯的无奈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感。

首句“虽称校理”,说明虽然身居校理的职位,但因公务繁忙而久未动笔,笔头已生尘。这一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官舍中的日常工作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上的艰辛与无奈。

颔联“白虎多同异,金门自隐沦”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处境。这里用“白虎多同异”来形容朝廷中的意见分歧,用“金门自隐沦”来形容自己身处高位却不被人所知。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斗争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孤独与无助。

颈联“桂薪从度日,榆荚又残春”则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对仕途生活的厌倦。这里用桂木薪火来比喻自己的事业,用榆荚落花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活。这种细腻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与失落。

尾联“斟酌浮生理,须寻漉酒人”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酌盈剂虚”来比喻处理政务的巧妙之处,用“需得漉酒人”来形容需要有智慧的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政务工作的熟练程度,也表达了他对能够辅佐自己的人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官舍生活的描绘和对仕途生活的反思,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