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销馀日,茆斋坐夜清。
疏砧风外急,孤烛雨中明。
乡国伤多事,浮沉笑此生。
问奇吾转愧,难得是交情。
【注释】
姚元白,即姚合,唐代诗人。欧阳桢伯,名修,与姚合友善。茆斋:茅草屋。“疏砧”句,指雨声。砧是古代捣衣石上的短柱,此处以砧声代指捣衣之声。清:幽静。“乡国”句,指家乡国家遭受战乱之苦,作者心中忧伤。多事:多难。“转愧”句,说自己惭愧于没有为朋友的交情感到惊喜。“难得是”句,意思是说能有这样的交情,是不容易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940年春,时在长安(今西安)。
首句“杯酒销馀日”,写诗人在姚、欧两人的邀饮下,借酒消愁。“销”字用得极好,余日不直说,而说成销,既表明了诗人的心情,又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次句“茆斋坐夜清”,写姚、欧两人到诗人家做客,诗人在茅草屋内坐夜谈心。茅屋夜谈,更见清雅。
三、四两句“疏砧风外急,孤烛雨中明。”描写的是夜晚雨中的环境。“疏砧”是指远处传来的稀疏的砧声。“急”字写出了砧声的节奏感。“孤烛”则是形容诗人孤独地点燃一支蜡烛。“明”,写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五、六两句“乡国伤多事,浮沉笑此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伤多事”指国家遭受战乱。“浮沉”则指世事的变迁不定,人生的短暂易逝。“笑此生”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
最后两句“问奇吾转愧,难得是交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地位的谦卑。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现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也表现出了他对自己的谦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