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双峰远,方营一日闲。
旃檀入古寺,雷雨过空山。
苔滑停车处,风生捉麈间。
禅房宁久住,人望在朝班。

【诗词解析】

诗名: 郭方伯应宿至自南中止广惠寺同刘观察仲修携酒奉讯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1. 未觉双峰远,方营一日闲。
  • “双峰”可能指远处的山峰,“未觉”表示还未意识到或尚未注意到。
  • “方营一日闲”中的“营”意味着筹划,“一日闲”则表示在这一天里可以放松地休息。
  1. 旃檀入古寺,雷雨过空山。
  • “旃檀”是佛教中使用的一种香木,这里可能象征某种香气或宁静的氛围。
  • “古寺”表明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场所。
  • “雷雨过空山”描绘了雷雨过后,山谷重新被云雾覆盖的景象,暗示自然界的变幻无常。
  1. 苔滑停车处,风生捉麈间。
  • “苔滑”描述了地面湿滑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雨水或潮湿造成的。
  • “停车处”指出了车辆停靠的具体位置。
  • “风生捉麈间”中“捉麈”指的是用风捕捉灰尘或污垢的动作,而“麈”是一种古代的麈尾,用于拂尘。
  1. 禅房宁久住,人望在朝班。
  • “禅房”通常指的是寺庙中的僧舍或修行的地方。
  • “宁久住”表达了希望长久居住的意愿,可能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令人向往。
  • “人望在朝班”中的“朝班”可能是指朝廷的官员行列,表示有志向成为朝中官员的愿望。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哲思与期待。首句“未觉双峰远,方营一日闲”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画面,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第二句“旃檀入古寺,雷雨过空山”则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第三句“苔滑停车处,风生捉麈间”进一步细化了这种生活状态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感悟力。最后两句“禅房宁久住,人望在朝班”则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内心世界和人生理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