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曾记手曾携,步壑穿林自不迷。
茗碗香花随佛供,白云流水问禅栖。
气冥瀚海千岩暮,天入中原万象低。
丹屐十年游历遍,锦帆龙舸梦湖西。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 佛日拟游西山不果次甫竟申独往赋此寄之:诗人计划去西山游玩但未能如愿,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
- 三山曾记手曾携:诗人曾经在三山(指福州)游玩,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步壑穿林自不迷:诗人在三山上行走穿梭,即使迷失方向也不会迷路。
- 茗碗香花随佛供:诗人在三山品尝香茶和观赏美景。
- 白云流水问禅栖:诗人在三山静坐冥想,如同在禅寺中修行。
- 气冥瀚海千岩暮,天入中原万象低:形容三山景色壮丽,天空仿佛与大地融合在一起。
- 丹屐十年游历遍,锦帆龙舸梦湖西:诗人用丹色木屐走遍了三山,并在梦中回到了湖边。
接下来是逐句翻译:
- 佛日拟游西山不果次甫竟申独往赋此寄之
- 佛日:指佛祖的生日,即佛教节日“佛生日”。
- 拟游西山:打算去西山游玩。
- 不果:未能实现。
- 次甫:同“杜甫”之杜甫。
- 竟申:最终。
- 独往:单独前往。
- 赋此:写下这首诗作为寄给杜甫的东西。
- 三山曾记手曾携
- 三山:指福州附近的三座山脉,这里特指福州。
- 手曾携:用手背握着(暗示诗人曾经带着东西或人到过这个地方)。
- 步壑穿林自不迷
- 壑:山谷。
- 穿林:穿越树林。
- 自不迷:不会迷失方向。
- 茗碗香花随佛供
- 茗碗:茶碗。
- 香花:香气四溢的花。
- 随佛供:随着佛像一起供献。
- 白云流水问禅栖
- 白云:形容山峦连绵不绝。
- 流水:流动的河水。
- 问禅栖:询问禅意居住的地方。
- 气冥瀚海千岩暮
- 冥:深邃、广阔。
- 瀚海:浩瀚的大海。
- 千岩暮:形容山峦众多,傍晚时分。
- 天入中原万象低
- 天入:天空仿佛融入大地。
-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 万象低:万物都显得很低矮。
- 丹屐十年游历遍
- 丹屐:红色的木屐(古代文人常携带的鞋子)。
- 十年:指过去的十年时间。
- 游历遍:游览遍了所有地方。
- 锦帆龙舸梦湖西
- 锦帆:装饰华丽的船帆。
- 龙舸:巨大的船。
- 梦湖西:像在梦中回到西湖那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三山美景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诗句中的意境深远,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山之间,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首很好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