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已沗同时彦,不谓城南更卜邻。
情似绨袍还借问,兴缘萝薜故相亲。
才名天禄谁中尉,词学樊川况舍人。
台上早鸣燕騕袅,渔樵吾欲乞闲身。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青云已沗同时彦,不谓城南更卜邻。”
- “青云”比喻高官显达的社会地位。
- “沗”意为水深、波涛汹涌。
- “同时彦”指同时代的文人雅士。
- “不谓”表示没想到或没有想到。
- “城南”通常指城市的边缘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安静或偏远的地方。
- “卜邻”是古人择址建屋时的一种传统方式,即选择邻居。
- 整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与众多杰出人士共处一地而感到意外和高兴的心情。
- “情似绨袍还借问,兴缘萝薜故相亲。”
- “绨袍”指的是用粗布制成的衣服,常用来象征恩义深厚的友情。
- “借问”意味着询问,表达对朋友深情的问询。
- “萝薜”是一种植物,这里用以形容环境亲近自然,如同在藤萝和薜荔之间亲密无间。
- “兴缘”指的是因某种兴趣或情感而聚集在一起。
- “故相亲”则强调了长久以来的深厚友情。
- 整句诗描绘了一种虽身处不同环境但仍能保持深厚友谊的情景。
- “才名天禄谁中尉,词学樊川况舍人。”
- “才名”是指才华与名声。
- “天禄”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象征着高位。
- “中尉”是对地方军事长官的称谓,这里特指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 “樊川”代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以其诗歌闻名。
- “舍人”则是古代的一种官员称呼,这里可能是指某位有才华的文官。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高位上发挥作用的才俊的赞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文学追求。
- “台上早鸣燕騕袅,渔樵吾欲乞闲身。”
- “台上”可能指的是某个高处的楼台或平台,用来观景或欣赏风景。
- “鸣燕”指的是燕子在空中飞翔时发出的鸣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騕袅”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这里可能是形容燕子飞翔的姿态。
- “渔樵”分别指打鱼和砍柴,是古代隐逸生活的写照。
- “乞闲身”意指请求辞去公务或繁忙的工作以享受闲暇时光。
- 整句话透露出诗人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态度,以及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