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三山倒影垂,风吹波动锦涟漪。
云中对出神仙阙,地底双开日月池。

海上三山倒影垂,风吹波动锦涟漪

云中对出神仙阙,地底双开日月池

天鸡啼处夜生潮,东望蓬莱翠雾消
紫贝高为云外阙,青龙盘作日边桥

诗的注释:

  1. 海上三山倒影垂,风吹波动锦涟漪:描述了海上有三座山峰,它们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随着风的吹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2. 云中对出神仙阙,地底双开日月池:想象中的云中隐藏着神仙居住的宫殿,而地下则有两个像日月一样璀璨的水池。
  3. 天鸡啼处夜生潮,东望蓬莱翠雾消:天鸡啼叫的时候,夜晚会生出潮水,向东望去是蓬莱仙境,那里的云雾已经消散。
  4. 紫贝高为云外阙,青龙盘作日边桥:高高的紫贝成为了云层之外的标志,而青龙盘绕在太阳的旁边形成了一座桥梁。
  5.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三首):这首诗是明朝大臣薛蕙的作品,共三首。

赏析: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三首》是明代诗人薛蕙创作的一组咏物抒情诗。这组诗通过描绘海上三山和云中、地底的神秘景象,以及天鸡、蓬莱等神话传说的元素,展现了一个充满仙气和奇幻色彩的海洋世界。

第一首诗“海上三山倒影垂,风吹波动锦涟漪。”描绘了海上三座山峰倒影在水中的景象,以及风吹过海面时掀起的涟漪。这里的“锦”字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色。

第二首“云中对出神仙阙,地底双开日月池。”则转入了神话色彩浓厚的部分。诗人想象着云中隐藏着神仙居住的宫殿,而地下则有像日月一样璀璨的水池。这种描述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第三首“天鸡啼处夜生潮,东望蓬莱翠雾消。”进一步展开对大海和神话世界的描绘。天鸡的啼叫声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而东边的蓬莱仙境已经消失在薄雾之中。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三首》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