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株不自立,枝蔓为谁饰。
偶同杂组文,未比朱弦直。
园客何由整,天女讵堪织。
暂附松柏枝,终辞霜露色。
注释:
杂咏六首其五萍根株不自立,枝叶为谁饰。
偶同杂组文,未比朱弦直。
园客何由整,天女讵堪织。
暂附松柏枝,终辞霜露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咏其诗作的风貌。前四句以“萍”喻自己的诗作,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诗歌创作中的各种困境的无奈。后四句则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和总结,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根株不自立,枝蔓为谁饰。
偶同杂组文,未比朱弦直。
园客何由整,天女讵堪织。
暂附松柏枝,终辞霜露色。
注释:
杂咏六首其五萍根株不自立,枝叶为谁饰。
偶同杂组文,未比朱弦直。
园客何由整,天女讵堪织。
暂附松柏枝,终辞霜露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咏其诗作的风貌。前四句以“萍”喻自己的诗作,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诗歌创作中的各种困境的无奈。后四句则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和总结,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诗句释义: 1. 春院焚香处,晨关却扫时 - 春院焚香处:春天的庭院里,常用于焚烧香的地方。 - 晨关却扫时:清晨关闭门户,扫除庭院的时候。 2. 绿绨装古帙,白石种灵芝 - 绿绨装古帙:用绿色的丝绸做成书卷的包裹(绨),用以比喻书籍。 - 白石种灵芝:在白色的石块上种植灵芝,形容种植珍稀之物。 3. 招隐刘安赋,游仙郭璞诗 - 招隐刘安赋:《山海经》中记载刘安召来仙人的故事
注释: 在寂静的花水上,有一座结构精巧的羽人庐。 窗户生出云雾,松杉映照着月影虚幻。 狗儿因为要试验药物而显得灵动,老鹤因为要窥视书籍而显得憔悴。 向那些当权者长揖致意,荣华富贵是不值得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以花水、羽人庐等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些景物来反映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首句“寂寥花水上”,以“寂寥”形容花水上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第二句“结构羽人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并加以组织作答。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要遵循“诗由物到人”“人由景生情”的鉴赏顺序。“药室咏六首 其一”是全篇的总纲。从全诗来看,作者以山阶、石室、三天字、五岳图等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穿:通“钻”,指挖。②丹炉:烧炼长生不老之药的炉灶
【注释】 1.驾出南郊:皇帝出行到南郊。驾,指帝王的车驾。 2.青鸟:传说中能传信的青色神鸟。 3.苍龙北阙来:苍龙,指天上的星宿,也指皇帝的宫殿。北阙,皇宫的正门名,即玄武门。来,指来到皇帝身边。 4.遥传仙跸下:仙跸,指皇帝所乘的车驾。传,传报或传达的意思。 5.正睹紫微开:紫微,指天上的星宿紫微垣,是天帝所居之处。开,指出现。 6.倒景中天馆:倒影中的景色在天空中显现。 7.丛霄上帝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一首诗是说:水亭在沙岸,船行沙岸上,使君与客来,歌妓逐客人。第二首诗是说:槛下鴐鹄舞,窗中荷花开。风景不辜负,长日且衔杯。“水亭”、“舟”
【注释】 自知灵气旧,转觉道情新:自己知道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反而觉得修道的心情更加新鲜。 露湿星坛夜,泉生药院春:露水沾湿了星坛上的月亮,夜幕降临;泉水在药院里涌出,仿佛春天来临。 青泥含石髓,丹焰起龙鳞:青色的泥土中含有石头的精华,丹炉里的火焰犹如龙鳞闪烁。 若得金砂就,还须赠所亲:如果能得到金砂,还要赠送给亲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炼丹的描写。首联写自己深知修炼的灵气已经陈旧了
【注释】: 移床:挪动床铺。 开药箓:打开药谱。 炼玉:修炼玉石。 五石:指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天任:自然,天然。 壶中:壶中有景,即壶中自有天地。 驻:停留。 飞光:飞升。 永得长生术:永远得到长生不老之术。 不死乡:长生不老的故乡。 赏析: 《移床开药箓,炼玉闭丹房。》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移床”开头,形象地描写了炼丹的过程;“炼玉”两句,描绘了炼丹后的景象
【注释】: 栖息那云僻:隐居于偏僻的地方。 芳菲已自多:花香四溢。 迹应无客到:足迹不会来到此处。 景复有春过:春光再次到来时,这里的风景依然如此。 户内三青鸟:家中有三只青色的鸟儿。 花间五色蛾:花丛中有许多彩色的蛾子。 传言远游子,不必向山阿:远方的游子听到这诗后,知道这里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就不必去深山中寻找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写诗人隐居深山之中,却能与世隔绝
【注解】 闽越:古郡名,在今福建省东部。三山:即福州的乌石山、越王山和鼓山。 东南八郡:指福州所属的福安、宁德、建阳等八县。 褰帷:拉开帷帘。 绝徼:极边远的地区。 揽辔:拉紧马缰。 风起江潮动:形容江潮汹涌澎湃。 霜飞:指霜降时寒气逼人。 瘴雾:山林间湿热之气所凝结而成的烟雾。 九重:皇帝居处之高。 【译文】 在三山之外,东南八郡遥远。 拉开帷帘,向着遥远的边疆; 拉紧马缰,从朝廷下到中朝。
【注释】 邺下:即指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刘子纬:人名。病归:因病回家。 淹留:滞留,久留。卧病意:因病而卧床。萧洒:闲散。著书情:写作文章的兴致。风尘:风沙尘埃,形容旅途劳顿。双泪眼:指眼泪汪汪的眼睛。 【赏析】 送别友人归家是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这首诗写得颇有新意。诗中既写出了刘子纬“病归”的缘由,又有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邺下刘文学
【注释】 ①“参差如霰”,比喻星星闪烁不定。霰,一种小雪珠。 ②“的娰”是“的得”的通假字,“的娰星出”意思是繁星点点如同散落在水面上的珍珠一样。 ③“鱼戏影初开”,水中的鱼儿在水中嬉戏时激起水花,使水面的倒影开始出现。 ④“鸟散文仍密”,鸟儿飞翔时搅动着水面,使得水波纹仍然十分密集。 ⑤“幸因云雨会”,指鱼儿和鸟儿因为云层遮挡雨水而得以相遇。 ⑥“且免风波失”,由于有云层遮挡,可以避开风浪
【注释】 生夕霭:生起薄雾。 俯仰:指左右观望。清绝:清静。 开帷:打开帐幕。就槛看云月:站在栏杆上观看天空中的云和月亮。 哀吹:凄凉的风声。曾林:曾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皓余雪:洁白的积雪。 不可见:不能看见。 徒令:只使。自怡悦:使自己愉悦高兴。 【赏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面对空旷寂静之斋房,感到寂寞无聊,于是推开帐帷观赏四周的景色。次句点出时间是傍晚,天气阴霾,气氛清冷。第三
郊居作 池中养殖珍奇鱼,樊笼多伤折翼鸟。 世间万物皆嫌束,人生诸多纷扰苦。 拙人常被荣华误,疏懒之人离朝廷。 远离喧嚣寻幽静,隐逸生活真自在。 注释: 1. 池中养殖珍奇鱼:在池塘里喂养珍贵奇异的鱼。 2. 樊笼多伤折翼鸟:被笼子束缚,很多鸟儿受伤。 3. 物情忌窘束:世间万物都嫌弃被囚禁。 4. 人事伤纷迫:人间的事情使人感到痛苦和压力。 5. 拙薄谬荣涂:自认为拙劣而不自量力。 6.
晓坐斋内 近曙,天刚破晓。早莺,早晨的黄莺,啼声婉转而悦耳。喧,喧闹。乍暖,春天气候转暖。游丝,春日里飘飞的柳絮。密,密集。 稍稍,渐渐地。竹,竹子。待风,等候着春风的到来。风,温暖的风。纷纷,形容花开放的样子。就日,靠近了太阳。 临堂点芳翰,走进书房,用笔蘸上香墨在宣纸上书写。点,沾上。芳翰,香墨。披衣玩仙帙,穿好衣服后,拿出书籍阅读。披,脱下。仙帙,指装书的箱子。玩,阅读。 赖此自多娱
暮春园中作 荒径入园墟,经旬旷游涉。 林飘依槛絮,蔓引横阶叶。 春阑意已倦,风晚花如怯。 怃然阅徂景,弥使忧相接。 荒凉的小路;墟,废墟;逾旬,十天;飘,飘扬;依,依附;槛,栏杆;蔓,藤类植物的茎;引,伸;横,横跨;阑,尽;抚,看;览,观察;徂,过去;倦,厌倦。译文:荒草覆盖了小径,我走进荒芜的园子里,已经过了十天,还没有游玩。树林中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就像细长的柳枝挂在栏杆上
答颜惟乔 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 命赏来芳讯,探奇协幽想。 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 雨霁绿泉生,风惊白云上。 禽鱼行盼睐,水木坐俯仰。 梁栋下阴霏,房栊递哀响。 沦飘病转剧,偃蹇年日长。 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 故人念相慰,贱子拟自广。 旦日伫登临,愿言操几杖。 注释: 1. 俗纷 - 指世间的纷扰、嘈杂。 2. 疲 - 疲倦。 3. 怀——心中想着。4. 芳讯 - 美好的消息。5. 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