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湛夫子,曾订武夷游。
高歌翻九叠,逸响震千秋。
步步竭吾力,岩岩纵远眸。
只今怜岁晚,依旧阻丹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的题干要求,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句内容。再根据题目提示的关键字来分析,最后组织答案。

“武夷图三昔歌”,是说诗人想作一首武夷山的《游武夷山》的歌,但未能完成。

“昔年湛夫子,曾订武夷游”,是说从前有个名叫湛夫子的人,曾经与作者约定去武夷山游玩。

“高歌翻九叠,逸响震千秋”,是说高唱着歌,歌声回荡在九曲山的峰回路转之中,久久不能散去,声音传得遥远,能震动千年的时间。

“步步竭吾力,岩岩纵远眸”,是说一步步登上山顶,竭尽了全身之力;放眼远眺,任凭眼睛怎样也看不够。

“只今怜岁晚,依旧阻丹邱”,是说如今可怜这已近晚秋的时节,仍像往年一样,被阻隔在武夷山之外,不能前往。

【答案】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部的武夷山脉中段,是一处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风景区。这首诗写的就是武夷山的风景和游人登临武夷山的感受。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昔年湛夫子”,指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成化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主事,分守南畿,后升南京国子祭酒。正德初,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进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忠。有《甘泉文集》《甘泉奏议》。

次句写与朋友约定游览:昔日,与湛若水约定一起去游览武夷山。“曾订武夷游”一句中的“曾”字,表明了两人的交情之深;“游”字则表达了他们共同的愿望。

第三句写登上武夷山后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在武夷山九曲溪边,一边高唱着歌,一边踏着石阶一路攀登。“翻”、“纵”二字,既写出了山路崎岖、曲折盘旋的特点,又表现出登山者不畏险阻,奋发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登顶后的感受:一步步登上山顶,耗尽了自己的体力;放眼远眺,任凭自己的眼睛怎么也无法看得完,因为所见之处实在太多、太美了。而如今只能感叹时序不饶人,时光易逝,自己却仍然无法摆脱困境,只能被阻碍在武夷山之外。

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夸张的手法,却能够把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起来感觉清新悦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