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逢人问信,三年无雁传书。
何因清昼陪侍,临水登山步虚。
【注释】
走笔:即“挥笔”,指写信、书写。齐太衢:名不详,作者友人。《太平广记》卷二八四引《谭宾录·齐太衢》:齐太衢字子高。戴浑庵:戴叔平,名不详,作者友人。浑庵,即叔平,字子平。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前两句写与朋友久别重逢,彼此都很高兴。第三句承上意而发,表示要与朋友同乐。后两句写在清昼闲时,陪侍朋友,一起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美景;最后两句是说,我和你一同登山拜仙,以表友谊深厚。全诗写得十分真切。
几度逢人问信,三年无雁传书。
何因清昼陪侍,临水登山步虚。
【注释】
走笔:即“挥笔”,指写信、书写。齐太衢:名不详,作者友人。《太平广记》卷二八四引《谭宾录·齐太衢》:齐太衢字子高。戴浑庵:戴叔平,名不详,作者友人。浑庵,即叔平,字子平。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前两句写与朋友久别重逢,彼此都很高兴。第三句承上意而发,表示要与朋友同乐。后两句写在清昼闲时,陪侍朋友,一起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美景;最后两句是说,我和你一同登山拜仙,以表友谊深厚。全诗写得十分真切。
释义: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注释:元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一月初;已,指已经;改,指更替;仲,古代对二月的称呼;丹树,红树;故,仍然;凝秋,凝结着秋天的寒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季节,看到树上的丹叶依然保持着秋天的颜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译文:冬季的第一个月已经到来,红叶依旧凝结着秋天的气息。 赏析:首句“元冬已改仲”,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元冬是冬天的第一个月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月色天街近,风香水阁浮。 花开莲子唱,风引竹枝讴。 此夕正七夕,能来同写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即将告别夏季的炎热。楼台,指高楼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将,即将。送,送别。暑,夏天。 2. 关塞已迎秋:迎接秋天的到来。关塞,古代边防要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已,已经。迎,迎接。秋,秋天。 3. 月色天街近:月光洒在街道上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注释: 1. 楼台将送暑:楼台上的景色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2. 关塞已迎秋:关口和要塞都已经迎来了秋天的气息。 3. 纨扇感无极:手中的纨扇已经感受不到夏日的酷热,因为秋天的凉爽已经来临。 4.
楼台将送暑,风日正争秋。 【注释】:楼台即将送走炎热的夏季,而风和日丽的秋季正逐渐来临。 【赏析】:起二句点明时令和节候。 大火宵犹午,微凉朝渐浮。 【注释】:大火星在夜空中燃烧,犹如太阳般明亮耀眼,到了夜里仍然如同白天;清晨起来的时候,感觉不到一丝凉爽,反而觉得比白天还热一些。 【赏析】:这几句是写天气的变化。“大火”即心宿,古人认为心宿与夏季炎热有关联。夜深了,但心宿还在天上高照
这首诗是郭西桥的《用韵奉答》第三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 第一句“元冬已改仲,皇历又颁秋”,意为新年已经到来,皇帝颁布新的历法。在这里,“元”指的是新的一年,“仲”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二个月,这里指春节;“皇历”是指皇帝颁布的历法或年号;“颁”是颁布的意思。整句意思是新的一年已经到了,皇帝颁布了新的历法。 第二句“天子万年圣”
【注释】 区见泉:人名,作者门生。 表弟新居寄贺:表弟新近建成的住宅,特此写信祝贺他。 自是栋隆吉:因为房屋建造得好,故能招来吉祥。 即看桂子秋:秋天时,树上的桂花开放了。 落成吾日醉,栖稳尔风流:你的新居落成之日,我要喝个大醉;你则安居乐业,潇洒自如。 琪花:美玉。 隔洲:隔河对岸。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时任国子博士。当时作者与友人区见泉的新家落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 用韵奉答郭西桥 其四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雁阵声何急,鱼书寂不浮。 天涯穷短目,泽畔苦长讴。 叹息美人远,寒山殷百忧。 ``` 接下来是诗句的解释和翻译: ``` 1. 元冬已改仲,碧水旧涵秋。 - “元冬”指的是农历正月,“已改仲”意味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的“碧水”可能是指清澈的水,而“旧涵秋”则表达了秋天的气息依然存在于这碧水中。 2.
【注释】楼台:指高楼。楼台将送暑,零露已飘秋:楼台即将送走酷热的夏天,清晨时分,露水已经洒遍了大地。 绿树流芳润,横塘积翠浮:树木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像绿色的翡翠一样。横塘(池塘)里积水成碧,清澈如玉。 旧传双鲤信,谁唱跃鱼讴:从前有人传说过鲤鱼能传递书信,如今谁还唱起跳跃鱼儿欢歌呢? 泳藻熙然在,人间空百忧:游泳的鱼儿在水中快乐自在,然而人们却因为忧愁而感到烦恼。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喜走笔答之 - 关键词:顷、波来柬、有游樵之约 - 注释:顷字在这里可能表示“不久”的意思,波来柬指的是书信或消息,有游樵之约意味着有邀请他去游山砍柴。 -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收到一封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这次出游的期望。 2. 忽传澜石扎,清兴亦樵关 -
楼台将要送走暑热的时节,江海即将涵纳秋天。 目送孤舟渐行渐远,神伤远山云雾缭绕。 骏马怜惜古调之音声,鸿雁唱起新讴歌。 百越升平日年,谁又能先解除忧愁
注释: 疏星:稀疏的星星,指夜空。瑶天:美玉制成的天空。皓月:明亮的月亮。徘徊:来回移动。清歌:清脆悠扬的歌声。单衣(yī)饭牛:形容夜晚寒冷,只有一件单衣的人在喂牛。食牛(xiě niú):在夜里给牛喂食。夜半:半夜时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吕亭驿(地名,在今安徽宣城)的驿站上即兴写下的。诗中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凄美的夜景图:稀疏的星星点缀着美玉般的天空,皎洁的月光在银河上缓缓流淌
吕亭驿:指唐代诗人吕岩在吕亭驿站所作的诗篇。吕岩(984年—1052年),字洞宾,号纯阳子、东华真人,祖籍京兆府蒲城县。他自幼聪慧过人,少年时已能诗作《咏月》和《题桃树》。 走笔:指写诗。 暖日和风天气: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 青山绿水人家:青翠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水映衬着农家小舍。 对岸草眠黄犊:对面的岸边上,牧童在草地上悠闲地喂着黄色的小牛。 古亭槐集乌鸦:古老的亭子里聚集着几只乌鸦
【释义】 吕亭驿是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至今仍然有吕仙的名号。或许他时还有好事之人来游览,更会将霍名轩的名字写在墙上。 【赏析】 吕亭驿,古驿道名。据《太平寰宇记》载:“吕亭驿,旧在县南五里,本汉初所置。”又“霍名轩”是霍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西南。 首句“此地曾游吕仙,至今名驿千年”,诗人以吕亭驿为线索,回忆了吕仙当年在此地的行踪以及吕仙祠的建立和存在。吕亭驿,古驿道名,据《太平寰宇记》载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走笔谢齐太衢戴浑庵: “走笔”表示迅速写下文字,“谢”是感谢的意思。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感谢之词。“齐太衢”和“戴浑庵”可能是两位朋友的名字,他们可能在某个地方相遇并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2. 方外清谈亹亹: “方外”通常指的是超出世俗的领域,而“清谈”则是指高雅的谈话。这里的“亹亹”,形容谈话连续不断,富有逻辑和趣味。 3. 花边乐事溶溶:
注释 薄暮:傍晚时分 归去:离去 楚水闽山:指湖北的长江和福建的武夷山,泛指两地 赏析 《秋江送远》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送别的图象,通过描绘江上风波,天边云雨,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不舍之情。全诗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秋江送远 水鬼含沙射影,山魈啸雨吹灯。 无奈高真入定,支离伎俩何曾。 注释: 1. 水鬼含沙射影:水中的怪物(水鬼)用沙子射击,好像在瞄准一样。 2. 山魈啸雨吹灯:山林中的鬼魅(山魈)啸叫,好像在吹灭了灯光。 3. 无奈高真入定:无法让高尚的人专心修炼。 4. 支离伎俩何曾:那些虚伪的技巧和计谋从来没有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江边送别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