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千年物,投躯以饲谗。
冤亲快痛半,今昔哭歌咸。
化枳何须颂,当门宁免芟。
平平申狄耳,濒死未嵌岩。

诗句释义:

  1. 放言市声一东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抗议,通过“放言”二字传达了直言无讳的态度。
  2. 河水千年物 - 这里用河水作为比喻,意味着时间漫长,事物变化无常。
  3. 投躯以饲谗 - 形容有人为了迎合谗言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或生命。
  4. 冤亲快痛半 - 这里的“冤亲”可能指的是无辜者受到不公的对待,而“快痛”则表达了痛苦与喜悦共存的感觉。
  5. 今昔哭歌咸 - 表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在为同样的事情哭泣或者唱歌。
  6. 化枳何须颂 - “化枳”可能指的是将不良行为转变为美德的过程,这里提到无需歌颂。
  7. 当门宁免芟 - 指在门前就不必担心被清除或消除(比喻指不需要担忧)。
  8. 平平申狄耳 - “申狄耳”可能是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状态,这里表达的是这种状态是普遍和平凡的。
  9. 濒死未嵌岩 - 描述一种情况,即使接近死亡,也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译文:

  1. 放言市声一东,
    河水千年物,投躯以饲谗。
  2. 冤亲快痛半,今昔哭歌咸,
    化枳何须颂,当门宁免芟。
  3. 平平申狄耳,濒死未嵌岩。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叠加,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首联“放言市声一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舆论的不满与抗议,暗示着社会风气不正;紧接着,“河水千年物”则用河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强调了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主题。接下来的几句,“冤亲快痛半”,“今昔哭歌咸”,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短、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人们在悲欢离合中的共同体验。

诗中还涉及到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通过“化枳何须颂”,“当门宁免芟”,诗人表达了对道德沦丧和利益驱动的社会现象的批评,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赞美或赞扬那些不符合道德的行为是不必要的。最后两句“平平申狄耳”,“濒死未嵌岩”,则描绘了一种看似平凡却深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体命运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